管理會計包括很多工具和方法,現在和未來,企業使用最普遍和最主要的的是全面預算、成本核算與控制、管理會計報告和分析、績效評價這四類工具。ABOUT HISTORY為什么是這四大工具?這主要是由管理會計體系的職能所決定的。眾所周知,管理會計體系的核心價值可以用 8 個字來闡述,即預測、控制、決策和評價。
預測,即預計、推測企業未來銷售、利潤、成本、資金等各項財務指標的變動趨勢和水平。在這一方面,顯然,以“算贏未來”為要義的全面預算管理是管理會計發揮預測職能的核心工具。
控制,即對企業運營過程進行跟蹤,了解掌握計劃的執行情況,對出現的差異進行分析、評價,督促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措施,保證經營活動按預定的計劃有效地推進。全面預算管理涵蓋預算編制、預算控制、預算分析、預算評價。因此,在管理會計的“控制”職能上,全面預算管理仍發揮重要作用。
決策,即通過對信息的分析比較,確定是否要采取某種行動或在幾種方案中選擇出最優方案。管理會計主要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而這些信息要想真正發揮決策支持作用,就需要根據決策的主題進行整合與處理,最終形成各種管理會計報告,如戰略損益表、業務結構資產負債表、單品效益表、人工成本表等等。
評價,主要是對部門、個人的業績進行評價和考核,并據此對企業運營活動的各方面進行調整和控制的過程。毋庸置疑,代表業績評價的績效管理是管理會計發揮評價職能的核心工具。
必須強調的是,企業的內部信息中 70% 以上都是成本相關信息,企業運行模式的創新,成本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因素。
因此,成本管理必須是管理會計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同時,成本管理工具的應用往往與其他三大工具相融合,是管理會計得以充分發揮預測、控制、決策和評價等各項職能的有力支持。
在管理會計體系中,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管理會計報告相對獨立,但又都涵蓋于管理的全過程(事前、事中和事后)。
如全面預算管理,不僅要進行預算編制,還要確定預算目標、進行預算控制、預算分析、預算評價及考核等;如平衡計分卡,不能僅停留在指標的選擇與考評得分上,而應該包括戰略目標、四個維度指標選擇與權重、目標設定、行動方案、資源配置預算、過程分析、業績結果評估等。
管理會計體系是一個涵蓋多層次、多種方法的復雜的工具體系,其主體結構由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和管理會計報告這四類工具構成,它們互相影響、互相包容,互相決定,最終服務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而管理會計具備最前沿的管理會計知識,掌握管理會計體系及技能,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管理會計這么受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