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管理大師杰克韋爾奇有名言:如果你沒有優勢,就不要參與競爭。因此,我們在戰略管理上,有一個很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優勢原則。
所謂優勢原則,主要有三句話:
1、 發現你的優勢,
2、 強化你的優勢,
3、 經營你的優勢。
說到優勢,我們好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總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么優勢。在這里,我們所說的優勢就是相對優勢。中國有句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人、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相對優勢。在這里我們可以說,任何人都不缺少優勢,而是缺少發現優勢的眼睛。
八十年代有個著名的歌星叫朱明瑛,朱明瑛原來是個舞蹈演員,但后來年齡大了就不能再登臺跳舞了。因為朱明瑛的嗓子不錯,樂感很好,就開始唱歌,但當時優秀歌手多如牛毛,朱明瑛如何脫穎而出呢?后來她想到了自己的優勢,自己本身是舞蹈演員,而且還懂一點英語,于是她就開始嘗試著一邊跳舞、一邊唱歌,而且經常用英語演唱,就這樣,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邊跳邊唱的表演風格,很快就在演藝界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為獨具特色的演藝明星。
成功的秘訣不是彌補你的弱勢,而是發揮你的優勢,因為你的弱勢永遠彌補不完。你只需要找到你的相對優勢,然后把你的相對優勢發揮到極致,就會找到成功的突破口。
臺灣有一個畫家叫謝坤山,從小因為事故失去了雙臂,失去了一條腿,眼睛也幾乎失明,但是他憑著自己的悟性和毅力,經過多少年的努力最終成為臺灣最優秀的山水畫家。他有一句名言:我從來不在乎我失去了什么,我只在乎我還擁有什么。哪怕在這個世界上,我最終只有一棵稻草,但是只要我能夠把這顆稻草發揮到極致,同樣能夠創造奇跡。
有的人說,我實在沒有任何的優勢。
怎么辦?
那就造出一個優勢來。
臺灣首富王永慶年輕的時候也是靠跟人家打長工,后來稍微有了一些積蓄,就想自己創業當老板,于是他就租下了一個非常偏僻的店鋪開始賣大米。剛開始創業手里沒有多少資金,所以他每次只能批發少量的米進來。店鋪很偏僻,沒有知名度,貨源又少,怎么吸引客戶讓自己的生意興隆起來?后來王永慶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每天沒事的時候就開始在大米里撿沙子,把大米里面的沙子全部撿干凈,然后他在店鋪的外面打出廣告:本店鋪出售的大米不帶一粒沙子,如有欺詐,可免費奉送。就這樣,很快他的店鋪生意就興隆起來。
這叫沒有優勢,就創造優勢。
如果既沒有優勢,又制造不了優勢怎么辦?
那就經營弱勢。弱勢經過轉化也有可能變成優勢。
日本過去有一個山村非常的貧窮。后來他們聽說有一個叫井板弘毅的咨詢大師很很厲害,于是他們就一起來到大師家里,看大師能否幫他們擺脫貧窮、走出困境?
大師見到他們后就問:你們村里都有什么資源?這些村民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我們什么資源都沒有,我們連飯都吃不起,平時只能靠打獵為生;我們連房子都沒有,平時大都住在山洞里;我們連衣服都穿不起,平時身上大都披些獸皮,反正我們是太窮了,窮的什么都沒有。
大師聽完他們的哭訴后,只問了一句:奧,你們現在除了窮,什么都沒有?
村民們忙說,對對,除了窮什么都沒有。大師沉吟片刻說了一句話:那你們就回家賣窮去吧。山民們聽到后非常不理解,從來沒有聽說還有賣窮的?
回去后,過了一段時間,大師就在日本各大媒體上登出了一條重要新聞:在日本某山區發現了一個罕見的原始部落,在這個原始部落里,人們至今都過著非常原始的狩獵生活,人們披著獸皮,靠狩獵為生,至今人們大都還住在山洞里面。當這個消息登出去以后,全國各地的游客都慕名而來,不久,這里就變成了一個非常繁華的旅游景點,很快,這里的山民們也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這叫無中生有,變弱勢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