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9月被蘇寧收購,紅孩子“沉寂”了不短的一段時間,被指因對接不暢體驗下降,導致用戶流失。這家在市場上扛住了十年風雨,曾是母嬰垂直領域第一品牌的老牌電商,是否會就此一蹶不振?
“蘇寧收購紅孩子之后經歷了一年多的磨合期,從業績上看沒有那么明顯的提升,”今年5月剛剛履新的紅孩子總經理潘敏,在接受《銷售與市場》采訪時并不諱言這一點,“紅孩子團隊在電商上非常有經驗,但在集團資源的調度上不是那么游刃有余;而集團又不了解母嬰電商的運作,因此沒有形成合力。曾經兩個獨立的團隊要融為一體,這是必經的過程。現在回頭看,這種磨合對我們來說也是筆寶貴財富,有了那個階段,才有紅孩子現在獨立運作的條件。”
潘敏所說的“獨立運作”,是今年蘇寧對紅孩子的重大戰略調整——紅孩子由蘇寧新建的獨立公司進行運營,其領銜的母嬰品類將與電器、3C并駕齊驅,成為蘇寧三駕自營馬車之一,重點扶持。
這意味著紅孩子正式結束磨合期,進入發力期。“集團給了足夠的空間,要求我們去打出應有的市場地位。”潘敏說這是蘇寧現在對紅孩子明確的要求。
這位在蘇寧工作了15年,曾在蘇寧華北大區副總經理的位置上,將北京蘇寧營業額從千萬級提升至近百億級的“蘇門女將”(此前6個月她也剛剛成為一對龍鳳雙胞胎的母親)則是紅孩子與蘇寧形成合力的關鍵角色,對蘇寧體系的熟悉,讓她在調度資源上得心應手,“最起碼我知道哪個資源在哪個體系手上,我怎么能調動它,把它快速變成我們的生產力。”
收復之戰,從奶粉、紙尿褲打起
魯迅說“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再一次渡過難關的紅孩子,顯然是要在沉默中爆發,提出“重回江湖老大地位”。收復之戰的先頭兵,是奶粉、紙尿褲這幾個品類。
“我們還不能在所有品類上做到電商里的第一,但可以先在一些細分類目上從目前市場前三的位置沖到第二、第一。比如說奶粉、紙尿褲。”
作為消費量最大的母嬰品類,奶粉、紙尿褲的客單價高、黏性高,對母嬰電商來說,意義非同尋常——既沖量,又帶客流、帶復購。這也是諸多新興母嬰電商以奶粉、紙尿褲的特價促銷引流的原因。
但盲目的低價促銷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成熟品牌對價格都有嚴格管控,一些小電商為了追求低價,從經銷商手上拿貨,走的是灰色渠道。而這些沒有正規來源的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難以維權。最近某個因拿到風投而聲名鵲起的新興母嬰電商,就因其多款爆品的貨源不正規而被媒體和消費者質疑,聲譽一落千丈。
之所以選擇奶粉和紙尿褲做“先頭兵”,一是因為紅孩子在這兩個品類上已經具備比較強勢的市場份額(是銷量前三的電商平臺);二是作為母嬰垂直電商第一品牌,紅孩子有口碑和資源的優勢:85%貨源是跟工廠直接合作,剩下15%也是工廠指定的全國總代。
母嬰與其他品類最大的不同,是消費者對安全和品質的重視,甚至在價格之上。這正是紅孩子這個十年來“保證正品”的金字招牌的價值所在。“做母嬰,美譽度比知名度更重要。蘇寧當時收購紅孩子,看重的就是她優質的品牌資源。”潘敏說。
作者:楊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