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料顯示,肺癌與抽煙有關。這種報告令嗜煙者相當困擾,不知該如何是好,其中甚至有人勇敢地下定決心要徹底戒煙。然而,對大多數的老煙槍而言,香煙是難以舍棄的“糧食”。雖然有人大聲疾呼珍惜生命,但還是有人不顧一切地自我享受。
面對這種情況,老煙槍會以怎樣的心理,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呢?首先,他們開始收集證據,證明香煙不會危害身體,而且尋找一些沒有醫學證據而任意發表香煙與肺癌無關的一些資料。愈迫切得到這方面資料的人,就愈堅持自己的吸煙權,所以嗜煙者很不希望收到一些對己不利的信息,他們只希望獲得對自己有利的資料。這是任何人對于迫切獲得自己期望的信息時,都會有的應付態度。例如,你想買部車,所以連看報紙都會專注于汽車方面的廣告。一直想擁有屬于自己房子的人,看到有適合的房子,卻又買不起,就難免埋怨自己不爭氣。就像這些人,對自己所關心的信息,都表現得比較敏感;對于不想取得的信息,就會極力反對,而且會積極地尋找反駁資料。在肯定的狀態下所獲取的信息,就比較信賴它;相反地,在否定情況下取得的信息,就會產生強烈的猜疑心,一心只想舌定它。象這種對于構成認知要素不一致的情況,稱為“認知的不協調”。曾經發生過這么一件事。某位業務員前往客戶處拜訪,主要是洽談生意上的細節。買方突然提出要以招標的方式購買,此時這位業務員立刻慌了手腳,顯得很著急。因為在此之前,這位客戶從未以招標的方式采購,而且對賣方提出的價格也都很滿意。無法理解真相的業務員,就用盡所有的辦法收集能讓買方回心轉意,以議價方式購買商品的相關資料。然而他所取得的信息,盡是一些不利于己的內容,于是他干脆直接向客戶索取情報。結果當然可以預見,雖然他想盡了辦法,終究還是得不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事到如今,他只好收集其他竟標廠商投標價格的資料,于是他毫不猶豫地以低于別人的價格投標。還好得標了,并且取得客戶的訂單,但在公司內部,卻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后果,因為制造部門強烈抨擊他所報的價格。在這個事件中,這位業務員收集信息的態度是完全錯誤的。首先,他應該先知道,買方為什么改成以招標的方式購買?必須探索當時的背景。其次,他過于拘泥竟標廠商的投標價格,而忽略了成本觀念。即他沒有認清眼前的狀況,而自己攪亂了信息。這位業務員的行為,就是一種極需要好消息而排除不利信息的心理在作崇。所以老煙槍也不應隨便找信息,他們應該冷靜地掌握其間的因果關系。
卓越的哈佛經理應積極地收集“忠言逆耳型”的信息。因為所謂利己的好信息,都是被人刻意編造出來的,大多缺乏可信性。反之,不利于己的信息,一旦進入了經營者的耳朵里,往往會變成好的信息。因此,哈佛經理千萬別忘了在不利的信息里,才有事實存在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