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漢仕,肖漢仕講師,肖漢仕聯系方式,肖漢仕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心態培訓與壓力管理博士教授博導
    53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肖漢仕:我國全民健心工程的實踐機制研究
    2016-01-20 3268
                         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心理學教授  
                                中國全民健心網首席專家
                                       肖漢仕?
                               湖南長沙市  410081

    【摘要】全民健心工程的實施應該以提高國民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為目標。以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及時防治心理問題這兩種模式并舉。注意三個結合:即面向全民與關注重點結合,他助與自助結合,滿足個體心理需要與促進社會適應有機結合。同時采用五條途徑:即面向全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全民積極參與心理自助、助人及求助,全方位優化社會心理環境,建構社會心理支持系統,完善心理衛生服務體系。從兩大方面進行評估:即國民的心理素質是否有所提高,心理健康狀態是否有所優化。
    【關鍵詞】全民健心工程;目標;模式;原則;途徑;效果評估  

                          一、全民健心工程的含義、特點及意義
        全民健心工程是指從全民的心理需要出發,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與方法,通過多種途徑,以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為目標的實踐活動。
         全民健心工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以滿足全民的心理發展、心理適應、心理健康與內心幸福需要為出發點,二是以提高全民心理素質、促進全民心理健康為直接目標,三是以心理科學的有關理論與技術為手段,四是面向全體居民,五是貫穿于全民的終生,六是依靠全民參與,七是同時采用多種途徑,八是需要各方配合,九是相對獨立。
        全民健心工程的實施不僅有助于全民心理素質水平提高,心理適應良好、心理健康狀態優化,幸福指數提升,而且有益于家庭、單位、群體及社會的安定、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并將促進社會治理的科學化,同時,將為我國的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社會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心理基礎與內在動力。因而是一項利民、益社會的惠民和奠基工程。
        要想使這一工程得以科學、有效開展,必需建構完善的實踐機制,首先需要明確其目標、模式、原則、途徑、評估體系。

                        二、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體系

        根據發展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心理衛生學等學科的有關理論,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現代社會的實際需要,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體系應該包括心理素質培育、心理問題防治以及期望達到的心理健康狀態三個大方面。
    為了滿足人們心理發展、心理適應、心理發展與內心幸福的需要,全民健心工程的積極的心理發展目標是通過面向全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自我培養以增強十種心理能力,從而促進對現實社會的心理適應;同時依靠良好的心理素質加上自我心理保健、優化社會心理環境、提供社會心理支持與心理衛生服務以積極防治十個相關方面的心理問題,最終促使心理健康達到十個方面的理想狀態,由此構成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體系。
        由于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為心理能力的強弱,不僅有助于社會適應與順利社會化,而且影響著心理問題的發生率與緩解難度,進而制約著主體的心理健康狀態。因此,增強心理能力與防治相關心理問題既是達到優化心理健康狀態這一目標的前提條件和發展性目標,也是健心工程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

                           三、全民健心需要兩種模式并舉

        為了實現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需要將積極的心理素質培育與心理問題的及時防治并舉,即教育發展模式與預防矯治模式并舉。其中的教育發展模式的途徑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素質培訓指導及自我有意識的培育。預防矯治模式的途徑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心理環境的優化、社會心理支持、心理自我保健與各種心理衛生服務等。
        人們的心理適應、心理健康、自我實現、內心幸福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或心理能力。這里的心理素質是指在教育與環境影響下,經過主體的實踐訓練所具備的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自身的實踐起著決定作用,因此,心理能力的增強主要依靠主體有意識的、長期的自我實踐訓練培養。主體要想具有自覺培育心理素質、培養心理能力的行動并產生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強烈的內在動機和科學的方法,而這些意識的樹立與方法的掌握都離不開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全民健心工程的實施首先需要通過面向全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幫助人們樹立或強化自我修養、自我培育、自我訓練心理素質的意識,激發其自我培養心理能力的內在積極性,使其意識到自己不僅應該擁有,而且自身需要、并且強烈渴望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相應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具體傳授心理能力的培養方法,加上主體的經驗總結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增強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質的實用方法。從而幫助人們學會自我修養、學會自我激勵、學會合理認知、學會調適情緒、學會應對挫折、學會自我監控、學會人際交往、學會積極應變、學會自我開發、學會獲取快樂。并且通過主體有意識地結合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交往、健身、娛樂、休閑等活動進行心理能力訓練和培養,從而逐漸增強自身的性格修養能力、自我激勵能力、理性認知能力、調適情緒能力、應對挫折能力、自我監控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積極應變能力、自我開發能力、獲取快樂能力。
        這些心理能力的增強推動著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這樣,一方面為心理問題的自我預防與矯治、心理健康狀態的優化提供了前提條件,另一方面,由于心理素質是其他素質發展的基礎,因此這些心理能力具備、心理素質水平的提升也將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技能素質、身體素質的提升創造必要的基礎。
        由于人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難免會遭遇各種劣性刺激,心理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具備,心理素質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任何人在其人生的整個過程中難免會偶爾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
    對此,一方面需要通過盡力而為地優化自然環境以及家庭、單位、群體及社會中可能影響人們心理的各種因素,通過揚優抑劣,盡量增加積極影響或心理正能量;盡力減少劣性刺激帶來的消極影響,以預防一部分心理問題的發生。與此同時,對于身處不利境地需要心理幫助的人及時提供社會心理支持;對于那些存在各種心理問題的人采用輔導治療模式加以矯治。其中,對于適應不良而導致的過大心理壓力與情緒困擾者及時通過心理輔導等手段加以調適;對于存在一定心理障礙的亞健康者,則需要通過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加以矯正以恢復正常,避免惡化;對于存在病態人格、神經癥傾向、早期精神病癥狀以及由心理因素引發的變態行為患者,則需要運用心理治療技術加以矯治;對于嚴重的精神病與神經癥病人則需要采用精神衛生技術,采用藥物矯治與心理治療結合幫助其康復。
    這樣,通過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自我培養模式使心理狀態正常者錦上添花,使其心理健康狀態進一步優化,并且預防或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與此同時,通過各種心理干預模式以給各類病態或亞健康狀態者雪中送炭,促進其康復。
                        四、實施全民健心工程的原則要求

        要想充分滿足人們具體的心理需要,并保持應有的社會適應,全民健心工程的實施需要注意三個原則:即面向全民與關注重點結合,自助與他助結合,滿足個體心理需要與促進社會適應有機結合。
    1、面向全民與關注重點結合
        現代社會在為人們創造了更多的物質生活條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與更廣闊舞臺的同時,也使人們適應的難度更大,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威脅,要想興利除弊,自然要求每個人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或更強的心理能力。無論從事哪個行業、處于哪個階層的人,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適應和自我發展,也才能擁有更高的生命質量。不管當前心理健康處于何種狀態的人都需要參與健心工程,心理病態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療以恢復健康;心理亞健康狀態者需要主動接受心理輔導與咨詢;心理暫時沒有疾病者需要加強心理保健從而積極預防以維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者也需要繼續提升心理素質,促進心理狀態進一步優化以錦上添花。可見,以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為目標的健心工程是每個人的共同需要和愿望,也是每個公民應該享有的權益。因此,需要將這一利民工程通過面向全體惠及全民。
        由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心理需要有所不同,加上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有別,所面臨的現實處境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其所能得到的社會心理支持有多有少。同時,每個人所具有的心理素質基礎、擁有的心理能力強弱不一樣,心理健康狀態自然有所區別,所存在的心理問題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每個人的心理需求不可能一樣。因此,實施全民健心工程要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還需要關注重點,并且服務的內容也應該有別。
        從年齡階段看,特別需要加強兒童期的心理健康的維護與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及行為習慣訓練;青少年期則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個別心理輔導;成年期群體由于面臨各個方面的壓力,容易出現心理壓力過大與職業倦怠等問題,需要幫助有需要者調適情緒緩解壓力以提供社會心理支持;老年期除了物質支持外也需要心理關懷。
        從所處社會環境看,特別需要給予弱勢群體以心理關懷和心理支持,將心理幫助與物質幫助結合;對于強勢群體成員則應加強平等、尊重等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同理心、同情心、愛心的教育。對于心理素質低下者需要加強心理能力訓練,并且注意因人而異,揚長補短。對于遭遇失敗、失戀、失利、失竊等不順境況,面臨疾病、貧困、失去親人等重大生活事件的不幸者需要給予心理支持;對于遭受不公、批評、指責、委屈、侮辱、欺負、懲罰者要加強心理疏導;對于處于心理危機狀態者需要給予危機干預以避免悲劇發生。對于情緒困擾者需要心理輔導以調適,對于心理壓力過大的需要及時幫助其減壓,對于抑郁癥患者、躁狂發作者等心理與行為高危人群要提供必要的跟蹤服務,對于主動求助的來訪者要通過心理咨詢以滿足其需要,對于存在心理障礙的需要給予心理治療,對于精神病患者需要給予及時收治干預。這樣通過有針對性的健心服務以滿足人們的特殊心理需要。
    2、他助與自助結合
        人們心理修養與心理保健的意識不會自然具備,無論是心理素質的提升還是心理健康的促進都需要利用來自他人的幫助。健心意識的樹立和強化需要接受心理教育,心理衛生知識需要有人傳授,心理能力的培養方法需要有人指導,這就需要全民自覺接受專業人士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系統獲得。社會心理環境的優化需要全社會、各級政府及各部門、所屬單位、所在非正式群體以及家庭成員、朋友的配合,才能揚優抑劣。人際心理幫助需要相互提供才能實現共贏。心理問題的預防與矯治需要專業心理工作者的干預及社會工作者的配合。
    正所謂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社會心理支持與服務需要人們合理利用才能發揮作用,健心目標的實現除了提供外部幫助外也離不開自我幫助。只有內化健心觀念,樹立自覺育心、護心的意識,擁有強烈的健心動機,才會積極獲取自我健心的知識,轉化為有意識的健心行動,才能增強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質。只有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品質以及合理認知、承受挫折、調適情緒的能力才能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只有自我激勵才能不斷進取;只有自我開發潛能才能更好地自我實現;只有自我監控、積極應變才能更好地適應現實社會;也只有擁有獲取快樂的智慧,人生才會更加幸福。心理問題的預防和解決同樣得依靠自身的努力,心理問題的預防需要優化自身的認知方式、觀念與性格,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心理保健。心理問題的矯治需要自我及時發現、盡力調適,在必要時及時求助。在接受心理服務時,需要發揮自身的內在潛能,積極配合,堅持實踐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3、滿足個體心理需要與促進社會適應結合
        健心工程的實施自然要以人為本,以人們心理需要的合理滿足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防治心理問題、促進心理適應與心理發展、提升幸福指數,達到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時要看到,每個人都是自然人與社會人的有機統一。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中提到,“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一方面人的需要是無窮無盡的,只有那些具有必要性、合理性與可能性的需要才能納入健心工程的目標體系,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方法予以滿足,而對于那些雖然對個人具有必要性,但卻不具備合理性與可能性的需要,則需要通過心理輔導予以調適、轉移、升華、替代。特別是在滿足其需要的同時會給他人及社會帶來不良后果的則要用理智予以必要的自我抑制,以免顧此失彼,避免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剝奪或傷害他人的合理需要的滿足,從而導致社會適應不良,出現違反規章制度、道德、法律法規的現象。比如,在追求自己快樂同時要避免給別人帶來煩惱,在追求眼下快樂的同時不要給自己的今后留下隱患。
        因此,在全民健心實踐中要注意處理好個人需要的滿足與保持應有社會適應的關系,注意個性化與社會化的有機結合,避免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從而在保持良好社會適應的基礎上達到自我實現。
                             五、需要同時采用五條途徑

        全民健心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想達到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需要同時采用五條途徑:即面向全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全民參與心理自助與助人,全方位優化社會心理環境,建構社會心理支持系統,完善心理衛生服務體系。
    1、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學校開展的廣義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素質培養以及維護心理健康的所有實踐活動。狹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幫助人們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為目標的各種教育與宣傳活動。人人需要樹立培育心理素質、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才能重視心理素質的培育與心理健康的維護。這一意識的樹立與強化必需依靠科學、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個人都需要掌握心理素質培訓與心理保健的知識與方法,這需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來傳授與指導。全民健心工程的實施也需要全民形成有關的觀念,例如“既要健身也要健心,健康才有更好保證”、“好心態靠自己營造”、“心理求助是正常人的聰明選擇”。這些輿論需要通過各種宣傳輿論來營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民,普及向各行各業的全體居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全民樹立健心的意識,形成科學的觀念,掌握有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自我培育心理素質與自我心理保健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既包括各級學校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包括面向不同單位及不同群體成員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還要利用電視、電臺、廣播、報刊、網站、微博、微信、宣傳欄、宣傳標語等媒體開展心理健康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
    2、全民積極參與心理自助及助人
        全民健心工程目標的實現,必需充分依靠每個人的努力,包括心理自助、心理助人和必要時的心理求助。
        人們有關健心意識的樹立、觀念的形成、知識和方法的掌握需要虛心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質的提高、心理能力的增強需要自身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交往、健身、文娛、休閑等活動中有意識的長期培養和訓練。心理問題的預防需要注重心理保健,輕度的心理問題靠自我科學的心理調適或接受心理輔導,發展中的心理困惑需要主動尋求心理輔導,中度的心理障礙需要主動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嚴重的心理疾病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可見,無論是心理健康、心理適應還是心理發展,都需要依靠主體的努力。
        人是生活在群體中的社會人,每個人心理需要的滿足都需要交往的對象的支持與幫助。根據人際交往的相互原則和禮尚往來的規則,先舍后得,欲取之姑與之。要想獲得他人的心理支持或心理幫助,就必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先給予別人心理幫助。例如對待他人,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悅納他人、尊重他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注意熱情親切、平等待人、耐心傾聽、真誠贊賞、鼓勵支持、理解包容、關心愛護、同情安慰、善意提醒、科學勸導。這樣,通過心理助人,一方面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獲得良心的安寧感,自我的價值感與效能感,另一方面,才能在自己需要時獲得他人的心理幫助成為受益者。心理互助也能夠培養、鞏固人際關系,從而擁有更多的朋友,形成廣泛的社會心理支持網,人人在作為奉獻者的同時也成為受益者,實現共贏。
    3、全方位優化社會心理環境
        心理是現實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反映。客觀現實中好的方面給人以積極的影響,不良的方面則給人的劣性刺激。在客觀現實中,有些是人們所無能為力的,有些則是可能加以優化的。為了給人們的心理增加積極影響,減少不良刺激,從而維護并促進心理健康,需要盡力而為地優化現實社會心理環境。
        有學者認為“社會心理環境是指人群中那些一貫的、相對穩定的、經常表現的、并且是占優勢的那部分社會情緒所構成的心理氛圍,如平和、激動、緊張、焦躁、滿意、憤慨、暴戾等”[1]這里的社會心理環境是指直接或間接影響心理的有形自然環境及無形的社會環境。優化社會心理環境不僅指自然環境的優化,更是指無形的社會心理環境的優化。從范圍看,它既包括的宏觀的社會環境,也包括單位、社區等中觀環境,更要注重生活中的微觀環境優化。
        一方面,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與愛國衛生活動,創造美麗、山景水秀的自然環境,盡量提供干凈、漂亮、設施齊全、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以增加心理的愉悅感、美感、舒適感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另一方面,積極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推進政治民主化與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管理的人性化,弘揚先進文化,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使我們的國家變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使我們的社會變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樣也將為人們心理健康營造良好的大環境,提供正能量。
         與此同時,還要具體做到:①注重以人為本與心理疏導,將人文關懷深入于“心”,落實于人們心理需要的合理滿足。②通過改善民生以減輕人們的現實生活壓力,發展養老保險以減少后顧之憂,加強治安與食品監管以增強人們的安全感。③將人們合理心理需要的滿足納入社會管理與服務的目標體系,將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指數納入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④在重大決策出臺前,對有關對象的心理反應及行為傾向進行預測與預警,納入風險評估,做好心理輔導,減少心理的傷害。⑤優化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方式與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將心理教育與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與心理輔導、服務工作與心理幫助有機結合,形成互補互促。⑥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盡量優化人際交往中的語言、語調、表情及行為反應,盡量增加積極影響,減少人為的心理傷害。
    4、建構社會心理支持系統
        無論心理發展、心理適應還是心理問題的防治都需要外界的支持,每個人在人生中不可能萬事不求人。特別是心理需要的滿足更需要家庭、單位、群體、社會中他人的幫助。社會心理支持系統的建構需要每個人及單位的共同努力。“人們通常愿意聽取年齡相仿 知識背景 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 朋友的意見和建議”[2]。
        首先,人人要成為他人心理需要的滿足者和心理幫助的提供者。社會心理支持主要來自于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幫助。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愛護、尊重、表揚等積極刺激,渴望自己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如果這些需要能夠得到及時滿足,無疑將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良好的行為反應,也可能避免許多不良情緒乃至心理及行為問題的產生。而這些需要的滿足得依靠生活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家庭、單位、朋友圈及社會中的每個成員要注重心理關懷,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人人成為他人心理需要的滿足者和心理幫助的提供者。例如在他人獲得成績時給予欣賞,付出了勞動時給予肯定,做了好事時給予表揚,身處逆境時給予支持,感到委屈時給予理解,遇到不幸時給予同情,身體患病時給予關心,遭遇失敗時給予鼓勵,感到迷茫時給予指點,壓力過大時給予分擔,在他人心中有話想說時耐心傾聽,苦惱時幫助其解除,被人無意冒犯時給予寬容。
        其次,要培養同理心與感恩心,形成心理互助。人們心理幫助意識的樹立與心理幫助方法的掌握,需要提供相應的心理教育與指導,克服自我中心意識,使人們心中有他人,具有同理心才能感同身受,了解并理解他人的心理需要,并真正從心理幫助中體驗安寧感、價值感、成就感、喜悅感,從而樂于從心理方面去幫助別人。心理關懷和心理幫助應該是雙向的、相互的,才能可持續。因此需要人們具有感恩心,盡管施恩者不是為了圖報,但是要提倡知恩圖報,從而心理幫助變為人際間的心理互助。因此,需要培養人們的知恩、感恩及報恩意識,形成心理互助的良好局面。在人際互動中形成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鼓勵、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悅納、相互共情、相互信任、相互感恩、相互提醒、相互開導、相互傾聽、相互安慰、相互支持等良好局面。這不僅將有力地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而且將精神文明建設落實到了實處。
         還要形成社會心理支持機制。為了滿足人們心理幫助的需要,除了開展人際心理互助外,必須建立相應的機制。各個單位要建立心理幫助機構,社區需要設立心理幫助中心,社會要有專業心理幫助隊伍,管理者要成為管理對象的知心朋友,各類教育者及家長要學會心理教育與心理輔導,成為教育對象的心理顧問。從而使人們心中的不快有處宣泄、苦惱有人傾聽、憂愁有人排解、困惑有人解釋、壓力有人緩解、委屈有人理解、困境有人幫助,在心理矛盾時有人參謀、行為沖動時有人提醒,從而形成廣泛的社會心理支持系統。為了建構心理支持機制。精神文明建設機構應該將開展心理幫助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形成助心為榮、助心為樂的氛圍,教育培訓部門要將心理幫助方法的指導納入學校教育、職工培訓、公務員考核、技能提升繼續教育的內容,各級政府將心理關懷與員工滿意度作為爭先創優的評價指標。
    5、完善心理衛生服務體系
        心理問題受著眾多因素的影響,每個人在其一生中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面對各種心理問題除了自我積極調適與一般的社會心理支持外,還需要擁有完善的專業心理衛生服務體系,在自身無能為力時,以便根據心理問題的性質及嚴重程度分別有相應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為其提供心理衛生服務。一方面,需要加強精神專科醫院及心理衛生專科門診建設,以便給嚴重的精神病或神經癥患者提供精神衛生的專業治療;另一方面需要面對大量的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者提供心理評估、心理輔導、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服務,以便及時矯治中度的心理障礙;同時,還需要通過對心理問題高危人員的心理評估篩查,及時發現精神疾病傾向者以便及早給予必要的干預;給予有心理發展專業指導需要者提供發展性、適應性幫助的心理顧問服務。
        這就需要組建一支由精神病醫生、心理咨詢師、心理評估員、心理健康教育者、社會心理工作者、心理顧問組成的專業隊伍,以滿足人們對心理疾病治療、心理障礙咨詢、心理評估、心理問題預防、心理指導等各層次的心理服務需要。

                             六、健心效果的評估
        根據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體系,健心效果的評估需要從兩大方面進行動態評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健心實踐后,由主體進行自我評估以初步檢查自身的健心效果。一方面是看自身的心理能力培養的具體子目標是否達到,以評估心理素質是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看相關的心理問題是否解決,看心理健康狀態是否有所促進。對于具體的評估方法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評估方面                  評估要點很弱較弱一般較強很強
    性格修養能力①是否了解自我性格的優劣,②是否有具體的修養目標,③是否有科學的修養計劃,④是否掌握性格修養方法、⑤是否經常付諸培訓行動     
    自我激勵能力自己的從事的多數行為①是否內心認為應該,②是否覺得需要,③是否感到快樂,④內心是否渴望,⑤行為是否自愿     
    理性認知能力①感知與客觀的一致性,②思維的邏輯性,③認知方式的合理性、④欲求的可能性、⑤應付觀念理智性     
    調適情緒能力①能否避免激情爆發,②能否恢復心理平衡,③能否澄清現實真相,④能否修正不合理認知,⑤能否改善情緒。     
    應對挫折能力①行為目標的可能性,②能否科學看待挫折,③挫折感的強度、④對待挫折的頑強性,⑤應對策略有效性     
    自我監控能力①能否察覺不當心理與行為,②能否全面權衡利弊,③能否自我警省,④能否調適心理,⑤能否控制行為     
    人際交往能力①是否樂群合群,②能否與人正常交往,③是否擁有各類朋友,④能否與人有效溝通,⑤能否化解矛盾沖突     
    積極應變能力①能否正確認識新現實,②能否盡力改善不良現實,③能否接受現實,④能否主動調適自我,⑤是否與時俱進。     
    自我開發能力①是否了解潛能與條件,②是否有各階段的規劃,③是否掌握開發方法,④是否利用潛能與條件,⑤追求結果的滿意度。     
    獲取快樂能力①是否會奮斗求樂、②是否會化有為樂、③是否能知足常樂、④是否能助人為樂、⑤是否能自得其樂     
    以上每種心理能力包括五個具體內容,每個內容為0—1分,合計1分以下為很弱,為1分以上到2分為較弱,2分以上到3分一般,3分以上到4分為較強,4分以上到5分為很強。
    在心理健康狀態方面,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在原來的基礎上是否有所優化,即心理疾病狀態→心理亞健康狀態→基本健康狀態→理想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優化評估

           心理問題的變化情況          心理健康狀態評估
    性格變態→有些缺陷→基本正常→性格完美對待自己、他人、生活、工作、學習的態度與行為習慣是否有缺陷。
    消極退縮→不求上進→依靠外力→積極向上是不是在內在動力的推動下行動,是不是不斷向更好的方向或更高水平發展。
    認知經常失誤→偶爾失誤→基本正常→認知合理感知是否如實、期望是否合理、思維是否科學、應付是否理智
    經常情緒困擾→情緒失當→偶爾失當→情緒適當情緒體驗的性質、強度、時間及頻率與現實是否大體一致,情緒表達結果是否利大于弊,表達方式是否符合身份。
    嚴重缺乏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持性→部分缺乏→基本具備→完全具備是否有明確目的,是否主動以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是否迅速而合理地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是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能否頑強地克服困難和障礙。
    行為經常不當→偶爾不當→基本適當→行為適應行為表現是否與認知、情緒、意志一致;是否與社會角色符合;是否與合理的要求相適應。
    經常人際沖突→偶爾沖突→基本正常→人際和諧是否接納他人、是否能正常交往、是否能有效溝通、是否能和諧相處,人際關系是否正常。
    嚴重適應不良→有點不適應→基本適應→適應良好是否科學認識、是否能盡力改造、是否能適當接納、是否能主動改善自己以適應現實的客觀要求。
    潛能浪費→利用失當→基本利用→自我實現是否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所擁有的各種潛能與條件,是否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
    幸福缺失→煩惱較多→偶爾煩惱→內心幸福積極的情緒是否為主導心境,負性的情緒體驗是否相對較少。

        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標體系、實踐模式、原則要求、途徑及評估體系構成其實踐機制。這一實踐機制的運行還需要相應的保障機制,限于文章的篇幅限制,將在另文中加以研究。
                        
    參考文獻: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一区12p|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一本色道久久一区|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美女视频一区三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爽一区| 欧美人妻一区黄a片|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