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大部分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現階段中國大部分企業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績效管理,所謂真正意義上的績效管理是很多學者研究的,諸如GE、摩托羅拉等巨頭仍在不斷實施完善的,提高團隊及員工績效和開發團隊、員工潛能,不斷提升的管理方法。當然,筆者認為這個真正意義上的績效管理也是一個“理想”,理想是美好的,道路卻是曲折的。
言歸正傳,說目前我們身邊的績效管理。
有人說中國企業沒有績效管理,我認為這是不對的,中國很多企業在做的績效管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無非不符合學者們的概念而已,為了行文方便姑且稱之為中國式績效管理吧。
為什么中國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績效管理?
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企業現在都處在一個以簡單營利為目的的階段,大家每天睜開眼睛面臨的就是相互之間的競爭、廝殺,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活下去”而不是“活得更好”。企業的身邊有資金實力的外企、有社會關系的私企、受保護的官商、抱著同歸于盡思想的價格戰對手等等環伺,而績效管理是需要一個有專業知識的團隊去運作的,在能不能活下去都兩說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去考慮打造這么一個團隊。
正是基于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公司的高管人員更多的是在應付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市場銷售、關系到政府處罰的環保安全問題,甚至是關系到員工穩定性的就餐住宿等應急的事情,根本無暇顧及績效管理的問題。
但是員工的素質良莠不齊,工作總是要區分個好壞的,沒有辦法就做了績效考核??己肆吮砻嫔系墓ぷ骱脡?,名義上的獎金就好分配了,但是這個考核本就不公平,肯定會冤枉一部分人,怎么辦呢?那么就再做做思想工作,發發紅包,被委屈的,“兄弟啊,我知道你委屈,獎金少拿了,但是你付出的我都看到了,這些錢是對你付出的獎勵,明年好好干”;工作真正沒有做好的,就更要做思想工作了“今年沒有拿到高獎金是因為你工作哪些哪些地方不到位,明年要好好的改善提高,明年做好了有胡蘿卜吃,做不好就要直接挨大棒了”,還有諸如做好了也拿了高獎金的、做不好拿了高獎金的等等情況都要溝通一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