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E模型的四個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文化落地要經厲四個步驟:在這四個步驟當中,第三步營造四大環境功能又是最關鍵的。
這幾步分別是:
這個動作一般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會有的,三五個人,七八條槍的年代,你不用什么文化,你也不會提煉什么意識。而只有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人數、業績、規模到了一定程度,你老板一眼也看不到底了,靠感情去監管,靠義氣去做事感到吃力的時候,這時,你才會想到要打造團隊,要用機制與文化來規范這只團隊,從人治到法治的過度時期,你往往才會想到文化建設。換句話說:公司對文化有了較強烈需求的時候,企業決策者開始思考:如何用文化來打造團隊,如何把公司的文化理念提煉出來這些事情了。所以這一刻在公司層面才開始正式的提出企業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提上日程。 文化建設的第一步,首先要有文化,文化理念都沒有一切都是空談,所以先要提煉意識。關于企業文化理念的提煉我們在最后一個章節中會講到。
公司的文化理念都提煉出來了,但不能只放在文件柜里,文化建設需要有團隊去做推動,需要不同的角色去推動。同時,團隊也是文化落地的載體,所以第二步,要明確公司的高、中、基層在文化建設中都應該是什么角色,發揮什么樣的職能,彼此之間的聯系等,明確各自的職責。
這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四大環境的營造、功能的發揮,直接關系到了文化四大容力的建設,所有員工都是在這四大環境中學習與工作,并深受其影響,功能營造的越給力,文化表現也當然越優秀。
四大環境功能營造的過程,當然需要時間,這本身就是一個培育文化的過程,這個時間可能長,也可能短,長短取決于你有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取決于你的文化容力,最終為我們呈現出一個貴公司的文化表現,也就是貴公司的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的培育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在4E模型中的所有關鍵要素也是隨時間變化的,總裁、企業家不可能永遠是一個人,中層和員工也同樣在不斷的更迭,也就是說營造四大環境功能的角色是在變化的,這自然就會讓文化的表面也跟著有所波動的。文化的功能環境是變化的,文化的表現當然也是變化的。一句話:企業的生產經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孕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