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齊勝
又到年底了,培訓經理們又在忙于制定明年的培訓計劃。我們培訓咨詢公司也在忙于拜訪客戶做輔墊工作,為明年培訓業務的開展打個好基礎。最近拜訪時,經常會遇到培訓經理們說培訓課程確定后,存在選擇講師標準的難題?因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向客戶推薦講師和儲備風格各異的講師,所以在對講師進行甄選時會很嚴格和有一套自己的經驗。借此,我想說說個人觀點。
一、講師的授課風格匹配客戶企業文化。把講師授課風格列在首位,是因為客戶的企業文化凝聚了企業核心價值觀。在大多數企業中,企業文化往往也是代表了企業最高領導者的個人領導風格。而且接受培訓的大多是企業的中高層,他們都有自己一套成功的領導管理經驗,想讓他們能聽進我們的培訓課程內容。首要條件不是課程內容的好壞,而是講師能否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匹配相應的授課風格,把學員的排斥心理給化解消除掉。因此,我們會從三個方面來匹配講師授課風格:1、整體形象氣質。2、個人背景。3、案例的針性。如:給外企客戶培訓時,會看重講師是否在國外有高管理工作經驗。給民企培訓時,講師會則重行業經驗和授課的通俗化。給國企培訓時,需要講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權威性等等。
二、講師的優勢課程。術有專攻,每一位講師都會有自己最擅長的培訓課程。這當中直接能反映出,培訓講師對課程的理解深度和知識積累厚度。在這點上,我們通常結合講師對某一行業的了解程度,最好講師有該行業的從業經驗。兩者結合的優點是,講師的權威性會得到學員的認同,而且解答學員的問題更具針對性。對培訓后續應用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適用性。當然很多客戶都會要求講師具備這兩點優勢,而實際情況是講師為提高競爭力。往往會在自己擅長培訓課程的基礎上,上下延伸課程的種類和數量。在行業背景上,會拓寬自身的講課范圍。針對客戶要求與講師發展方向二律背反的現象,我們的準則是優勢課程和行業經驗都能匹配上是最佳的,實在不行,我們會要求達到優勢課程或行業經驗之一后,再用其它優勢來補足如:雖無從業背景,但經常培訓該行業內的客戶,豐富的授課經驗,課程適用性強等等。
三、講師的投入程度。把這點列入,除每一們講師都必備的敬業精神外,還需要能愿意用心去感染學員。因企業培訓,接受培訓的學員都是成人,而且是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管理領導層。他們共有的特點是:接受新知識、新理念的準則之一是得到其認同。講師在課程理解運用上會占有優勢,但要落到實處會存有玄念。因此學員們往往都是帶著有待印證的心態來聽課。若講師能夠用誠懇的語言、真摯的表情、熱情的行為去講解每一個要點,分析每一個案例,相信學員一定能夠感受到講師的用意是希望他們能聽進,堅信所學習的培訓課程,一定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這項軟性的標準是要求講師對本職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培訓前大量的備課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包括:了解學員的整體背景、位置安排和企業文化特點等內容。
四、品牌課程講師和通用課程講師。培訓經理們選擇品牌課程的理由是:有版權保護,課程體系完整,經受過市場的驗證如:情境領導、選擇、行動銷售等課程。授課講師對品牌課程的了解很深,所列舉的案例都是精挑細選。因此匹配講師的標準是:1、授課經驗。2、知識背景和結構。3、解答問題的能力。講師的知名度只限于行業內的人士知曉。通用課程的特點是課程普遍適用性廣,無版權,學員事先有一定了解,有時無統一的課程名稱等如: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執行力、大客戶銷售類和通用領導力管理類課程。匹配講師的標準是:1、行業背景。2、課程設計能力。3、案例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等方面。對講師的知名度和權威性有較高要求如:曾仕強的中國式領導、周永亮的執行力、余世維的管理類課程等等。
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在向客戶推薦講師時,會采用綜合的方式。不會用單一的標準去評量,而是結合客戶實際情況,靈活的按各項標準去匹配講師。上述的觀點,難免有個人認知上的局限性。不對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教。抽時間寫的目的,就是想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選擇依據,一起梳理經驗。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