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接觸引導技術都是從接觸行動學習開始,很多人甚至以為引導技術是行動學習的一部分,其實二者幾乎是旗鼓相當的,引導技術作為一個單獨的領域在國外發展已經超過三十年了(源自日本引導者協會前主席語)。如今引導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會議、培訓、經營管理等商業領域,在社區治理、NGO組織等,發揮著鼓勵參與、促成共識、形成包容性解決方案、改良文化、推動組織變革的巨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引導一直并正在推動社會民主的進程,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家里面,未來引導的空間、價值和作用會更大。
引導技術可以說是2014年最火的學習技術,盡管將其放在學習發展領域是嚴重縮小了它的威懾范圍和應用領域。如果2014年人力資源和培訓從業人員還沒聽說過facilitation引導技術,還不懂得應用一些簡單的工具,那可真是落伍了!
從今年眾多機構推出的公開課課程表就看得出來,隨著大家對引導技術價值的發現,引導技術培訓也進入了井噴的階段!如何辨識和選擇引導技術培訓機構呢?如何讓自己花的錢更值呢?我個人作為狂熱的學習分子,從自身參與和道聽途說兩個角度給出大家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引導技術中的眾多工具都來自于國外,個人覺得要學引導技術,最好是從正宗的開始。
一是擁有眾多IAF導師頭銜的臺灣開放智慧公司舉辦三個階段的引導力培訓。突出特點是引導師經驗豐富,對引導心法和工具的講解比較透徹,臺灣人特有的氣質也很適合做引導師,小班授課,課程結束后可以拿到ICA認可的TOP認證,只是價格有點小貴,每個階段三天8000元,三個階段9天共計2萬4千元整,而且不能挑選其中一個階段上課,稍欠靈活(咱們很多人都是很實際的,跟臺灣人的嚴謹形成點小小的矛盾),不過人家也有道理的,三個階段連著上才系統,也是對學員專業性要求高的體現。目前已經在2013年開辦過一期,2014年是第二期。開放智慧2014年還組織深度會談(已經結束)和開放空間科技兩場單獨的培訓,都是老外授課,三天收費8K左右。
二是世界文化事業協會ICA的TOP團隊共創引導技術工作坊,必學課程。引導技術避不開團隊共創這一經典工具,而ICA就是焦點討論法、團隊共創等引導技術的創源地(國內多數講授ORID和團隊共創的其實都未獲得ICA的授權)。該工作坊為期四天,由ICA副主席杰拉德親自主持,英文授課,中文全程翻譯。目前,團隊引導技術工作坊已經在大陸開展過三次了,杰拉德的經驗足夠豐富。工作坊為期四天,主要講授引導基礎、焦點討論法、團隊共創、行動計劃法等最常用的引導工具。2013年的報價在5K左右,2014年價格上漲幅度很大,個人覺得四天課程不宜超過6800,呵呵。2014年舉辦三次,第一次是北京藍泰致銘咨詢公司的內訓課程,第二次也緊跟在北京,第三次移師杭州。
三是新加坡引導協會的SPOT培訓工作坊,必學課程。該課程獲得了INIFAC國際引導學院的認可,基于SPOT團隊引導這本書,突出了引導的4D流程和引導組織的關鍵注意點,并有大量引導工具的講解、示范和充分演練,實戰性強,對于技術愛好者和初學者是一個驚喜。2014年由新加坡引導協會主持的課程已經在上海進行一次,有可能在還會舉辦一次(據說是8月份)。另外,百年基業的幾位老師獲取認證后,也開始講授此課程。SPOT課程三天收費6800,俺覺得也還可以,如果爭取到打折機會那就更好了。
四是任偉老師的引導技術應用或培訓。目前引導技術在培訓中應用最多的工具是世界咖啡、欣賞式探詢、開放空間科技、團隊共創等追求互動和激發群體智慧的工具。欣賞式探詢的4D流程(不同于SPOT課程的4D,當然也不是查理的4D)非常強大,尤其是探索和夢想兩個階段,俺現在在共識營課程里面經常用。任偉,《引導:群策群力的實踐指南》的譯者,也是薩提亞方面的資深學者。
五是臺灣一塊的欣賞式探詢、視覺引導等培訓。五毛老師和Ripley的課程都參與過,兩位臺灣老師都很專業,引導功力也都很深厚,Ripley氣質很好,喜歡美女老師的可以上她的視覺引導課程,當然毛泡泡老師也有特點,除了專業之外,親和力和人緣都特別好。
六是深圳立德組織的引導式培訓者培訓。該課程指向明確,適合培訓師和內訓師,課程為期二天,收費5800-6800(相比較去年已經有了不少實惠的降幅),課程內容與杰拉德的TOP團隊共創類似。立德創始人林恩慈老師是IAF大陸首位注冊引導師,也是《引導會議之火》一書的譯者,引導經驗豐富。該課程還有兩位老師都經過IAF引導師的專業培訓,經過三期左右的歷練后相信也都得心應手啦。
七是WFA正己化人組織的五階段認證培訓。該課程的段老師經驗比較豐富,我們都知道案例分享和引導者的反思往往是最有價值的。五個階段的學習,適合追求系統學習和有耐心的學員。2014年公開課較多,價格算合理。學習和獲取認證的過程也也符合行動學習的理念,體現在引導論文撰寫和提交上,個人覺得這一點做得不錯。同時,補充下,申請新INIFAC和IAF引導師資格也都需要大量的實踐案例,這一點跟ICF教練技術的認證差不多,想參加培訓就能拿注冊引導師的夢就別做了:)。
八是劉文迪等牽頭的南方行動學習協會一派延伸出的催化師培訓。主要講授行動學習基礎知識、催化師的核心技能、團隊智慧催化的結構化工具和催化團隊智慧的結構化過程方法等。劉以豐富的企業實踐見長。
九是先學者們。背景各異的先學者(俺也算一枚,功力尚淺)往往都充滿激情,積極學習、不斷實踐、反思和分享(相信未來也都會在引導領域有自己的天空)。我熟悉的殷海江老師、張樹金老師、來永旭老師、于忠東老師也都比較強,青出于藍的幾率很大。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不到位、不客觀、片面甚至錯誤的地方難免,大家指出來后,我再修改本文,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