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南卡羅來納州的州長為本州的一所學院請來了一位重要人士,請其對全體學生發表一次演說。
那天下午,離演講開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禮堂里便擠滿了學生。顯然,大家都對有機會聆聽這位大人物的演說而興奮不已。
在州長簡單介紹之后,那位重要人士彬彬有禮地走到麥克風前,給學生們講述了自己的成長和成功經歷:
“我的母親是聾子,所以她沒有辦法說話。我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也不知道他是否尚在人間。我平生第一份工作,是給一位大農場主摘棉花。”
聽到這里,臺下的學生們已經呆了。而演講者則淡淡一笑,接著講了下去。
“我想,大家現在肯定對一個問題非常感興趣,那就是:一個在棉花地里摘棉花的女孩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位置上的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告訴大家對我影響至深的一句話——如果情況不如意,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加以改變。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它使我意識到:一個人的未來根本不是由他生下來的狀況所決定的,而是由他想到達的狀況決定的!
“確實,一個人如果想改變眼前充滿不幸或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他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希望情況變成什么樣?’然后再采取行動,全身心地投入,朝著他理想的目標前進就行了。”
說到這里,演講者的臉上露出了美麗而自豪的笑容:“我的名字叫阿濟·泰勒·摩爾頓。今天,我是以美國財政部長的身份站在這里的。”
頓時,臺下掌聲雷動。
如果情況不盡如人意,我們總是可以想出辦法加以改變的。而想改變現狀——想變成什么樣——采取行動并且全身心投入地前進,這就是實現理想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