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期《讀者》上,曾經讀過一個關于繼母教育兒子的故事,至今想來仍令人感動。
男孩的親生母親在他7歲那年便去世了,11歲時,父親給他找了繼母。和絕大部分再婚家庭一樣,這個男孩對繼母很排斥,有兩年都沒叫過她一聲“媽”。為此,父親還曾打過他。可由于叛逆心理作祟,男孩的抵觸情緒更強了。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第一次叫繼母“媽”,居然是在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挨繼母打的那天。
那是一個秋日的中午,小男孩禁不住饞蟲的誘惑,偷摘了鄰居院子里的葡萄,結果被主人——一個外號叫王胡子的中年男人逮住了。因為平時他就特別畏懼這個王胡子,所以他一下子被嚇壞了,渾身都哆嗦著,連氣都喘不過來了。王胡子兇巴巴地喊道:今天我不打你也不罵你,只要你跪在這里,直到你的父母來領人為止。聽說要跪下,小男孩很不情愿,可是為了避免挨打,他想想只好照辦了。
誰知這一幕剛好被從鄰居門前經過的繼母撞見了。只見她一個箭步沖上前,一把就把兒子拎了起來,然后對著王胡子破口大罵道:“你簡直就是個王八蛋!”這一句罵立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她平時是個沒有多少言語、性格非常內向的人,誰都想不到她居然還會有另外一面。
把兒子拖回家后,繼母拿起一把尺子,打起他的屁股來,一邊打一邊流淚:“你偷葡萄我不打你,小孩子哪有不淘氣的!可是我要為你那一跪打你!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別人讓你跪,你怎么就跪呢!你這么沒有志氣,將來怎么成人,怎么成事啊?”
聽到繼母泣不成聲地說這些話,小男孩突然摟住繼母的臂膀哭道:“媽,以后我再也不這樣了!”
的確,男孩后來一直十分重視自己的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自愛漸漸成了他生命的主題。
多年后,已經成為北京某名校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的他,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還念念不忘這件小事,他說:“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為繼母那句話……”
尊嚴,是人最不可忽略和拋棄的東西。一個人,只有時時刻刻都捍衛住自己的尊嚴,他的信念才不會缺失,人生的陣地才不會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