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山東三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2276.56萬股份第三次公開拍賣,作為三聯商社債權人的濟南市商業銀行以每股7.2元的價格競拍成功,總價款為1.64億元。而本想借此次拍賣將所持有的股權高價賣出的三聯集團,卻因為反復流派需要補交差額,不得不為三聯商社股權反復流拍買單1.91億元。 2003年8月,三聯商社通過重組鄭百文實現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家電連鎖上市企業。今年4月和5月,三聯商社2276.56萬股被兩度拍賣,分別被亞奧通訊和三聯集團以每股14.8元和14.9元的價格競得,亞奧通訊隨后被三聯集團收購,但兩次拍賣隨后均因買家放棄繳款而流拍。
三聯商社在山東苦心經營多年,200余家網上網下店鋪遍布山東各地,僅三聯濟南中心店一家的年銷售額就達到10多億元。作為區域市場家電連鎖龍頭,三聯商社一直是國美、蘇寧在山東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今年2月14日,國美電器每股花19.9元的高價購得三聯商社2700萬股份,成為三聯商社第一大股東。
國美電器也參與了此次拍賣,但只舉出最高7元的價格。對于此次三聯商社股權拍賣,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表示,拍賣對本月27日舉行的三聯商社股東大會董事會選舉沒有影響。
點評:三聯商社股權拍賣有十足的一波三折的味道。究其原因,控制權爭奪的演繹導致了該股權拍賣的一再流產。三聯商社是家電流通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這對于整個家電行業來說,意義自然非比尋常。同時,三聯商社終端網絡眾多,占據濟南家電銷售七成左右的市場份額。擁有三聯商社就等于占據了山東家電銷售的一個重要陣地。由此可見,國美投資三聯商社是對其渠道資源價值的高度認可。
家電連鎖整合趨勢已然凸顯。現在家電連鎖可以說已結束了戰國混戰、諸侯割據的局面,國美、蘇寧在一線城市基本完成了網點布局,區域性的家電連鎖很難在全國范圍內有所作為。但區域的品牌仍有一定的生存發展空間,關鍵是要尋求區域內的優勢,因地制宜,進行差異化運作和經營。此前,國美已收購了上海、哈爾濱、常州、北京、山西等區域性家電連鎖品牌,實行多品牌的運作模式。國美爭得三聯商社第一大股東的地位,無疑于是想進一步擁有進貨渠道的絕對話語權,因為廠家更青睞覆蓋面廣、終端龐大的銷售商。這一點,國美在與另一家家電巨頭蘇寧的競爭中,已然得到了體現,一些廠商已經開始表現出對國美的傾斜。
在這次拍賣中,濟南市商業銀行拍得這部分股權對國美來講應該是個好消息,應該沒有人再跟國美爭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了。但問題是,按有關規定,銀行不能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轉讓,而三聯集團又是濟南市商業銀行的股東。據《商業銀行法》43條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抵債和國家另有規定除外。
截至6月24日,三聯股權“三拍”又黃了!由于濟南市商業銀行在競買資格上存在瑕疵,6月 17日上述股權的第三次拍賣宣布無效。三聯集團所持的三聯商社2276.56萬股股權將于7月9日再次拍賣,這已是該部分股權被第四次拍賣。此事已被業界視為鬧劇。第四次拍賣的結局如何,仍存在一定的變數和懸疑。或許會沖出一匹黑馬來也未可知。但就國美志在必得的氣勢來看,保住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實施對區域品牌的再度整合,看來已沒有太大的懸念。而最終結果如何,大家也只好翹首以待了。但愿“四拍”不要再流拍了,否則鬧劇就更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