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優秀的管理者
第一,能夠描繪愿景
什么是愿景?
愿景是理想、是抱負、是信念、是夢想。愿景就是公司對自身長遠發展和終極目標的規劃和描述。它是企業的核心價值,亦是企業存在的價值。
愿景是人們永遠為之奮斗希望達到的圖景,它是一種意愿的表達,愿景概括了未來目標、使命及核心價值,是哲學中最核心的內容,是最終希望實現的圖景。
最有價值的事物不是眼睛能夠看到的事物,你必須要用你的心去感。
倘若你想達成目標,便得在心中描繪出目標達成后的景象;那么,夢想必會成真。
一個人的成功,只靠努力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經常描述自己將來的成功形象,并依靠萬能的潛意識來幫忙實現。成功始于愿景,人因愿景而偉大。愿景賦予人工作生活以意義。一個人能在心里描繪出美好愿景,將之付諸行動,就沒有什么是不能實現的。愿景一旦確定,職業生活將每時每刻以此為導向。凡有大成就者,必先有愿景。
那些心里懷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心里抱有崇高理想的人,總有一天會夢想成真。
一個成功的愿景應該具有三個關鍵因素:
1、有意義的目的、明確價值觀和未來藍圖。
2、通過理解制定、傳達以及執行愿景的原則,人們就可以看到愿景的巨大功效和活力。
3、制定愿景的原則是,愿景的建立過程和愿景目標的內容同樣重要;傳達愿景的原則是,愿景的制定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你需要不斷地對之進行討論;執行愿景的原則是,永遠盯住在愿景,并且永遠保持做出承諾的勇氣。
引入案例:“松下”幸之助的250年
日本“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經講到,中層經理一旦進入“松下”,就會被告知“松下”未來20年的愿景是什么。首先告訴他“松下”是一個有愿景的企業;其次,給這些人以信心;第三,使他們能夠根據整個企業未來的發展,制訂自己的生涯規劃,使個人生涯規劃立足于企業的發展愿景。
在“松下”公司剛剛創業不久,“松下”幸之助就為所有的員工描述了公司一個250年的愿景,內容是這樣的:
把250年分成10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就是25年,再分成3個時期:
第一期的10年是致力于建設;
第二期的10年是“活動時代”——繼續建設,并努力活動;
第三期的5年是“貢獻時代”——一邊繼續活動,一邊用這些建設的設施和活動成果為社會作貢獻。
第一時間段以后的25年,是下一代繼續努力的時代,同樣的建設、活動和貢獻。從此一代一代相傳下去,直到第10個時間段,也就是250年之后,世間將不再是貧窮的土地,而變成一片“繁榮富庶的樂土”。
就因為這一愿景,激發了所有人的激情和斗志,讓所有人都誓死跟隨他。
愿景的有效傳遞,需要管理者用畫面般的語言來表述它,使員工可以在大腦里自然而然的浮現愿景實現后的美景與感受,在身體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感受會不斷刺激和強化人們行動的動力,把它變成大家的共同追求,把公司的愿景與員工奮斗的意義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員工激情工作、努力攀登。
同樣的一個“目標”,由于選取的表達參數和維度的差異,實際已經埋下了不同的戰略假設!不僅僅是哲學信念的影響,還包括路徑和策略的選擇。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能夠描繪愿景
第二,能夠制定目標。
成功的人生就是一個好的目標體系,當目標完全融入生活的時候,人生目標的達成就只剩下時間的問題了。制定目標有十大好處:
1、 目標可以讓人產生積極的心態。
2、 目標能讓你看清使命,產生動力。
3、 目標讓你感受到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4、 目標使你把重點從過程轉到結果。
5、 目標有助于你分清輕重緩急,把握重點。
6、 目標使你集中精力把握現在。
7、 目標能提高激情、有助于評估進展。
8、 目標使人產生信心、勇氣和膽量。
9、 目標使人生自我完善,永不停步。
美國著名哲學家愛默生說:“一心想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得給他讓路”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能夠描繪愿景
第三,有商業意識,要清晰地知道投入產出比。
無論什么企業都離不開盈利,盈利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有商業意識,能清楚地知道投入產出比,這樣才能夠穩定,持續盈利,讓企業更好的發展。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有商業意識,要清晰地知道投入產出比。
第四,專注,不要被機會沖暈頭腦。
一個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特別是在遇到誘惑、遭受挫折的時候,他們能夠不為所動、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專注度不夠的人往往會被機會沖昏了頭腦,什么事情都想去碰觸,結果最后一事無成。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專注,不會給機會沖昏頭腦。
第五,對數字敏感。
在商業界里,數字非常重要,數字就像是體檢表,是行動的結果和評價工具;數字也像是儀表板,可以指引方向和預測未來。對數字敏感,不是要你去死記爛背小數點后面的一些數字,是要理解數字背后的意義,懂得判斷,懂得分析,看出數字背后的問題。不能透過數字,看出數字背后的問題的管理員,不是好管理員。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對數字敏感。
第六,情商高。
商意為“情緒智商”或“情緒智慧”,包含了自制、熱忱、堅持,以及自我驅動、自我鞭策的能力,情緒智力擴展為5個主要領域:了解自身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系。有一句大俗話,20%智商+80%情商決定你的成功。這句話有一點我十分贊成,情商絕對比智商重要。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情商高
第七,善于學習和總結。
善于學習和總結是優秀管理者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升自我。一個成功的人,必然善于總結,總結的力強是巨大的,它讓人們的認識得到提高,讓精神得到升華,讓人不再重復相同的錯誤,讓人生前進一大步。不懂得總結的人,會不斷重復著往日的錯誤,只能在原地踏步。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善于學習和總結。
第八,能協調資源。
資源的充分利用,一直都是管理者頭號要思考的問題,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如何能把資源充分的利用?能很好的協調資源,就能實現公司的效益最大化,能更好的節省成本,提高盈利。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能協調資源。
第九,會培養下屬。
以前,企業拼的是資金,現在,企業拼的是人才,“人才”在企業經營的地位在現在看來是無可替代的,也是根本的核心競爭資源。什么是人才?個人認為,這個人只會做燒餅,而企業需要做燒餅的,把他放在做燒餅的位子上,他做的燒餅很好吃,那他就是“人才”。怎樣的“人才”最適合企業本身?只有根據公司本身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最適合企業本身的。培養下屬是管理者的責任,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僅僅會發掘人才,更重要的是會培養人才。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會培養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