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張培發
入順十余年,吳光琛每天都在與順德經濟、順德企業打交道,對順德商人群體相當熟悉。”吳光琛還留意到,盡管順德區域經濟總量很大,但在中國企業界里,卻難以聽到順商“高談闊論”的聲音。
入順十余年,吳光琛每天都在與順德經濟、順德企業打交道,對順德商人群體相當熟悉。作為一名企業管理咨詢專家,他同時擔任順德區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區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等職。他認為,隨著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企業管理正進入一個以人為本的全新時代,但以求實為主的順德老板對此種變革依然缺乏明確的認識,對管理工具的學習遠遠多于對管理思想的研究,受到的文化制約越來越明顯,與外界也越走越遠。
◎談管理變革老板要學會挖掘員工優點
現在企業家都把自己當成警察,每天都在找問題,解決問題,效率越來越低下。
“隨著整個社會自我意識的覺醒,企業管理正進入一個以人為本的新時代,但順德商人還沒法跟上這種市場變革的步伐。”吳光琛認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洗腳上田的順商,靠的是一種有膽有色、吃苦耐勞的拼搏;后來出現的順商主要靠的是對市場的敏感把握,但與長三角地區相比,江浙一帶商人的管理文化要厚實很多,順商則依然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意識中。
“我們現在企業家都把自己當成警察,每天都在找問題,解決問題,效率越來越低下。”吳光琛說,“警察角色”不是不好,但找問題的管理手段適用于剛剛進入市場的年代,如果不解決問題,那很可能會出事,如今則完全不同了,已經從一個以企業為主體進入到一個以員工為主體的時代,人力緊張、企業招工難很可能成為常態,這時候要求順德老板要能夠“與時俱進”,跟上市場的步伐。
“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老板要換一個角色,學會做導師,當教練,將問題意識轉向發掘員工和企業的優點,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吳光琛表示,順德老板做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因此雇傭的觀念比較嚴重,認為付了工資,員工就一定要做事,卻忽視了讓員工主動自覺做事與被動應付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他舉例道,如果和100個順德老板說要重視人才,肯定百分之百得到同意,但其中有90個是沒有真正重視,只要去看看該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處于什么位置就知道了。對人的忽視,導致企業很多人才都從眼皮底下溜走了。他曾與順德政府部門多次到訪江蘇,驚訝地發現,當地起碼有二三十個老總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都是他在順德認識的。
◎談職業經理人老板要能以心換心
順德老板很務實,甚至有點急功近利,認為給職業經理人100萬,就要做出1000萬的業績,但同時對職業經理人的信任又不充分,總是帶著一種防范的心理。
眼下,順德正在掀起新一輪的職業經理人熱潮,即使部分剛創業的小企業也開始考慮聘用職業經理人一事。但吳光琛認為,由于順德仍處于市場經濟的初期,有關職業經理人的法律體系、價值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因而職業經理人在一定時間內發展不會很順暢。
“主要是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方向不同,價值觀念也不一樣。”吳光琛說,順德老板很務實,甚至有點急功近利,認為給職業經理人100萬,就要做出1000萬的業績,但同時對職業經理人的信任又不充分,總是帶著一種防范的心理,擔憂職業經理人搞垮了企業。“在不信任與被防范的心態下,職業經理人能做好么?”
反過來,職業經理人的運作也存在不規范的行為。由于職業經理人隊伍中有一兩個人道德失范,從而使整個群體背上了“黑鍋”。“職業經理人一走,就帶走整個團隊,企業一下子垮掉,老板也找不到法律保護的依據。”吳光琛說,現在就是沒有形成很好的一種職業規范,像西方一樣,職業經理人要把企業做好了,才有繼續生存的空間;但國內目前即使是臭名遠揚的職業經理人,依然會得到聘用。
吳光琛認為,法律和價值體系的建立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但順德企業家還是不要受這些拘束,應該從做人的角度出發,有所作為、以心換心,建立與職業經理人的良好互信。事實上,像美的、格蘭仕等大企業也出了一批較好的職業經理人。
◎談順商學習少點技巧多點思想
一個老板如果是過多掌握管理技巧而缺乏良好理念的統帥,那就會變成一種苛刻,成為一種負面的東西。
站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上,順商也正在尋找新的突破口,他們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論壇交流、赴外地考察等等。但吳光琛認為,在目前的各種學習交流中,順德老板對“術”的追求遠遠大于“道”,過分的追求管理技巧與工具,缺乏一種理念的統帥。
“現在的各種培訓都側重工具的研究,認為學到一種管理方法之后,才能用于實踐。”吳光琛說,但這種管理工具實際上與當下人性自我的覺醒格格不入。比如說90后,他們更看重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好就做,認為不好就走人,“再用西方過去那些工具來管理,能套得住么?工具趕不上人的變化,因此工具越多,就會死得越快。”
“實際上,‘術’的東西只有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才能有用。”吳光琛說,一個老板如果是過多掌握管理技巧而缺乏良好理念的統帥,那就會變成一種苛刻,成為一種負面的東西。因此建議順德老板要少看點管理的書,多學一點思想、哲學、文化、文學的東西,站在“道”的層面來統籌企業管理。像日本松下、美國韋爾奇,他們從來不過分追求管理工具,而是從大的方面來引領管理人員。
◎談順商文化務實之余需要一點務虛精神
盡管順德區域經濟總量很大,但在中國企業界里,卻難以聽到順商“高談闊論”的聲音。這正是求實精神和保守意識所導致的。
務實一直是順商文化的一個主要特點,但吳光琛認為,如果把務實變成唯一的標準,就會將好事變成壞事,在新的情況下,順商必須學會虛實結合,在務實之余需要一點務虛精神。
吳光琛舉例道,在企業員工管理上,順德老板更習慣用錢來激勵員工,而不是給員工建立一個發展遠景和發展空間。“在賺錢和發展空間上,人們往往會選擇后者。如果加一點點錢就能得到滿足,這樣留下來的人才往往是二流以下的人才。”
另外,吳光琛也留意到,順德老板的務實精神也體現在對外交流學習上。“順德老板出去并不是學習,最終的目的是交友。因此能真正提高的并不多。”他說,這也是順德老板喜歡打高爾夫球的原因。因此,盡管順商頻繁走出順德,但回來之后很少見到有深刻的總結。“積累人脈不是不好,但完全可以講學習和交友結合起來的。”
吳光琛還留意到,盡管順德區域經濟總量很大,但在中國企業界里,卻難以聽到順商“高談闊論”的聲音。這就是求實精神和保守意識所導致的。“由于缺乏一定的務虛思想和精神,結果順商跟外界的距離越走越遠。”吳光琛說,當很多中國企業家在傳經布道中講企業文化、講企業戰略時,順德老板還停留在講成本、講價格的層次上。
“說到底,這是一種文化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和制約。”吳光琛說,順商要突圍,必須培養一批有思想的企業家,這樣才能走出去與外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