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看病要收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醫療商業主義不好,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抹去醫療商業主義。不過,什么是醫療價值?醫療價值在我們中國哪里去了?醫師如何收費?既然醫院綁架醫師,那么,醫院如何代替醫師收費?收費結構反映醫療價值結構。
昨天,在高鐵上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小伙子,有一只藍色的劣質手提袋,上寫長治衛校附屬醫院。我被告知,那是花5塊錢買的拔牙用物。牙科醫師就使用患者自購的“拔牙器械”拔牙。另外,那小伙子拔牙還要花380元。
不貴。但是,我離開醫院多年,醫院出招很多很快。我跟不上變化。今天,我要繼續向臨床一線的醫師們請教。首先,我說說醫療價值的結構。
醫療價值#1:請冷靜閱讀——執業醫師提供醫療服務所花費的時間、醫療技術操作所花費的身體努力、臨床判斷所花費的精神努力及因由潛在醫療風險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可以歸結為某項具體醫療服務的時間、技能、訓練和強度相對水平。執業醫師工作相對價值單位值越高,意味著執業醫師更多的時間花費或更高的醫療強度或兩者之結合。
醫療價值#2:例如,一臺外科手術的手術室層流成本、醫療設備成本和醫療用品......
醫療價值#3:這是指的醫療責任保險費。我國醫師都是醫院的“干部職工”,也就是雇員。是否購買醫責險、以多高的價格購買醫責險和如何賠償事故性患者損傷,這些都是雇主的事情,醫生不必操心。醫療糾紛,醫師自己陪不陪?賠多少?請大家繼續討論并提供信息給我。總之,國家政策沒有將此列入合理的收費項目。
美國獨立(自由)執業醫師收費結構 = 醫療價值#1 + 醫療價值#2 + 醫療價值#3.
這是醫療保險公司的支付結構。
這應當是我國醫院的收費結構——如果醫院讓醫師飛蛾撲火——甘愿受雇于人并受制于人。
醫療價值#1是醫師個人的純收入。
醫療價值#1可以按“工資”支付給醫師。問題是,中國醫師的工資“有數無幣”。人事檔案寫著醫師的工資級別數字;國家財政,卻不發給醫師一枚硬幣。這樣說,可能不準確。我知道,上級給醫院0-10%的撥款。但是,這夠不夠離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醫院的離退休人員,是離退辦還是什么別的部門發錢?請大家提供信息給我。即使上級0-10%的醫院撥款不給離退休人員,這夠不夠醫院“黨政工團群”和其他冗員的工資和獎金?請大家發言討論。
人事檔案的醫師工資數字,其金額大小是否合理,暫先不論。
掛號費等于醫療價值#1嗎?
個位數的掛號費,不夠掛號室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300元的掛號費,全部或百分之多少給醫師本人?請大家討論并給我信息。
所以,醫院主要收取醫療價值#2。這不夠,還要加上:
醫療價值#4:藥品和植入物。于是,以藥養醫。
要求較低藥占比,材料比就會上升。敢不敢接著降低材料比?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粗略計算:醫療價值 = 醫療價值#2 + 醫療價值#4?
請大家討論,請大家提供信息。
請按上述1-4討論。
各位說得越多越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