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改世紀大突破:專訪北大經濟學家李玲
作者:李玲
人民網>強國社區>強國論壇:2014-01-07
https://bbs1.people.com.cn/post/1/1/2/136521920.html
李玲:“我對醫改的政策建議是,加快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或者說加快把基層醫改的經驗推廣到城市。從基層醫改實踐來看,醫改不是醫療領域的技術問題,它是一個政治社會問題。醫改能不能做好,第一在于政府的執政理念,第二在于執政能力。只要有這兩條,醫改一定能做好”。
95%的蠱惑:評李玲醫改政策建議2014
李玲教授認為,基層醫改不僅已經成功,而且可以推廣到城市公立醫院。什么是醫療行業的“基層”?這種人為的切割“限域”式醫改,違背醫改的系統化方案。95%的醫保覆蓋率和70歲以上老人每月給50塊錢,兩者相較每月實質差異——都是執政為民,都是經濟學和撥款。這符合李玲教授的物理-經濟學博士的教育背景。然而,如果不是中國全科醫療體系建設,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基層醫改”。
如果基層醫改成功,為什么醫生賦詩如下?@醫生小林:“各大醫院,千人排隊,萬人如潮。望衛生室內外,病人寥寥,藥不全,村醫束手。配送不到,疥癬之疾,難以手巧,欲與患者解釋好。須明日開好轉診,租車打的醫院瞧!醫改如此多嬌,逼無數患者上城瞧,惜執業助理,形同廢紙,職稱再高,不頂半毛,鄉村醫生,坐等社會將其拋。俱往矣,鄉村醫生,毀于當朝”。
如果基層醫生的嘴閉不上,就不能說基層醫改成功。如果基層醫改的核心內容不是全科醫療建設,就不能說基層醫改成功。如果三甲醫院的臨床負荷和工作節奏沒有顯著下降,就不能說基層醫改成功。如果“天不見亮就去排隊掛專家號,再排隊等候三小時就診,在診室三分鐘被打發出來”,就不能說基層醫改成功。如果醫生等級和醫院等級沒有消除,就不能說基層醫改成功。為什么患者自己切腹放腹水?為什么患者自行截肢止痛?為什么患者背著子女去跳井自殺或懸梁自盡?......這些都不是極端個案。即使僅有一例出現,也是社會不能容忍的醫改悲劇,更不能說基層醫改成功。
95%的醫保覆蓋率算是涵蓋了城市。但是,95%并不意味著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已經解決。95%是一個吊詭的數字,只有患者及其家庭親手掏錢和親口借錢的時候,95%才能露出真相。沒有人調查統計究竟有真實的患者自付比例究竟有多高,也沒有人調查統計究竟有多少患者因為看不起病而放棄就診或中斷治療。我相信,這個數字一定十分驚人,只要樣本選擇合理、樣本覆蓋足夠大且調查研究不作假。李玲教授能否提供令人信服數據證明基層醫改已經成功?
95%的背后可能是一臺骨科手術的52635.88元全部花費,卻只報銷11000元(20.9%);可能是40%;可能是60%。全國各地患者自負比高低不一。但是,全國各地不能跟北京比。95%的背后可能是5塊錢的藥賣50塊;患者是花5塊錢好?還是報銷之后花20多塊錢好?另外,95%的背后可能是臨床不必要卻必須付款的診斷和治療;可能是不勝枚舉的要求患者完全自費的診療項目;可能是門診手術非要住院才能報銷的荒謬政策——典型的衛生經濟學和醫療成本問題。
無論在基層,還是在城市,95%背后的花活和血淚還有很多。我沒有時間系統化地整理和提供。一言以蔽之,95%的背后,是患者安全、醫師安全和醫患關系三位一體的惡性循環,是臨床醫師的情感耗竭和醫療行業的瀕臨崩潰......
表面上看,95%確實是一種社會進步。這對于國際社會極具蠱惑,極易得到一兩個不懂“始于作偽終于無恥”中國文化的“傻乎乎”的大鼻子藍眼睛不吝贊譽。轉而,將這種贊譽向國內媒體一次有一次地“傳達”。即使我們同胞,陳馮富珍(也)說:“現在全世界都在醫改。中國有 13億人口,醫改的難度更大,但過去 5年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醫療保障覆蓋率從30%上升到95%”。
然而,95%絕非意味著“中國醫改”成功,包括所謂的“基層醫改”。我還是那句話:中國醫改,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請教李玲教授,如何“加快把基層醫改的經驗推廣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