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T考核理論(一)
——摘自《管理模型與人生思索》(田軍著)第八章內容
摘要:
在林林總總的考核方式中,哪種方法最有效、最簡單?PKT考核方法是當前各種考核方式的精華提煉,具備有效、省力的明顯特征。
PKT考核理論由企業考核PKT理論、人生指導PKT理論、聯合使用PKT理論三部分組成。在進行PKT操作時,首先要明確崗位關鍵指標、關鍵事件、時間過濾三個要素主要內容,然后按照PKT三項要素內容,分別進行設計。
時間是收獲真理的口袋。人生許多事情,只有經過時間的洗練,才能看到本來面目,才能瓜熟蒂落;時間是人生的眼科醫生。時間能治療“近視”(短期行為)、“遠視”(好高騖遠)、“紅眼病”(嫉妒)等。
一、理論來源
1998年至2001年間,筆者從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其中,接觸最多的是員工績效考核。在林林總總的考核方式中,哪種方法最有效、最簡單?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在分析了幾十種考核方式后,挑選、提煉出PKT考核方法。在此基礎上將PKT理論和人生聯系起來,形成人生PKT理論。
二、理論定義
PKT考核是以崗位關鍵指標(Postkey indicators)、關鍵事件(Keyevent)和時間過濾(Timefiltration)三種方法的組合運用為基礎,形成的立體考核方法。由于三種方法英文首字母組合為PKT,因此稱為PKT考核方法,也稱為PKT考核理論。
三、理論體系
PKT考核理論由基本理論、延伸理論、關聯理論三部分組成。
基本理論:企業考核PKT理論。
延伸理論:人生指導PKT理論。
關聯理論:聯合使用PKT理論。
四、適用范圍
PKT理論適用于人員考核、企業考核、人生指導以及日常工作生活等領域。
五、理論內容
(一)理論要素
(1)崗位關鍵指標:衡量不同崗位人員行為結果的關鍵標準。
(2)關鍵事件:關鍵事件有兩種情況。一是已經發生的重要事件;二是為考察個人品行、能力而提前設計的關鍵事件。
(3)時間過濾:指通過較長時間的觀察、跟蹤,過濾掉暫時主觀、錯誤的推斷,得到相對客觀、準確的考核結果。
(二)理論特征
1.點、線、面、體結合的立體特征
點:崗位關鍵指標的關鍵點,直接反映崗位行為。
線:關鍵事件考核的方向線段,如考核個人品質方向的線段、考核決策能力方向的線段等。
面:時間過濾考核的全面性,即時間能說明一切、寬松環境能釋放一切真實的能量等。
體:將上述三者有機結合,體現整體、全面、客觀、公正、準確的主線。
2.全面考察、操作簡單的有效特征
全面考察:在時間(時間過濾)、空間(崗位關鍵指標)和關鍵事件上進行了全面考察。
操作簡單:操作簡單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容少,即考核只涉及少數關鍵內容;二是時間寬,即在時間過濾、關鍵事件考核的時間安排中,有很多空閑時間。
基于以上兩點,可以初步得出結論:PKT考核是一種全面、有效、簡單的考核方法。(未完待續)
(版權所有,違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