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CT模型(四)
——摘自《管理模型與人生思索》(田軍著)第七章內容
(六)變革模型
1.定義內容
變革模型是筆者通過多年研究得到的另一種TTSCT要素模型。它是將Transformer (變革者)、Twirl(快動)、Supervise(監督)、Capital (資本)、Throw (舍棄)五種要素結合起來,分析社會變革、企業變革、人生變革規律性的一種模型。由于五種元素首個英文字母分別為T、T、S、C、T,亦稱為TTSCT變革模型。
2.社會變革
TTSCT變革模型可運用于社會變革中,思考、防范、解決一些社會實際問題。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不少問題(如官員腐敗、分配不公、破壞環保等)有待于深層次解決。現利用TTSCT變革模型做一簡要分析。
(1)Transformer (變革者):鄧小平為改革開放總變革者,描繪了富國強民的系列藍圖。
(2)Twirl(快動):變革的法寶和特征之一就是快動。從1978年開始,政府快速出臺和實施了多項政策并獲得明顯效果。走自己的道路,快速發展經濟,是最寶貴的結論。
(3)Supervise (監督):這是工作出現失誤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缺少監督,或者監督沒有落到實處,一些領域和問題暴露非常嚴重。
(4)Capital (資本):中國共產黨執政的資本是什么?是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如果喪失了資本,成為人民頭上的官老爺,就沒有了執政根基。
(5)Throw (舍棄):任何變革都要舍棄一些舊體制的因素,舍棄與變革發展不相適應的因素。舍棄有兩方面含義,第一,舍棄是辯證的,是揚棄。人民根深蒂固的感情和期盼,計劃經濟體制的部分做法,不能因某個人意愿而轉移,不能夠隨意舍棄。第二,舍棄要敢于舍棄自我,做出自我利益犧牲。只想謀求自己個人利益,不為人民作出犧牲的人,人民是不會買他賬的。
3.企業變革
TTSCT變革模型可運用于企業變革(調整改組、流程再造、事項變革等)之中,為企業變革提供參考依據。
(1)Transformer (變革者):企業變革的主體,如個人、組織、人群、結構等。
(2)Twirl(快動):快動有兩層含義,一是找準快動部位(要素),二是行為頻率要快。
(3)Supervise (監督):企業變革的監督對象標準、人員,違規事項處理原則等。
(4)Capital (資本):資本有兩層含義,一是理性的投入產出比較,二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真正強化。
(5)Throw (舍棄):涉及股權重新分配、人員淘汰安置、資源重新整合等事項。舍棄中,一要大膽,二要慎重。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顧此失彼。
4.人生變革
TTSCT變革模型亦可運用于人生變革之中,如高考落榜,離異失戀,晉升要職等。通過變革,調整自我目標和心態,使人生更有價值。
(1)Transformer (變革者):找準變革首要對象,如心態問題,觀念問題,配偶問題等等。
(2)Twirl(快動):快速行動起來,如快速調整心態,快速學習入門,快速轉移目標等等。
(3)Supervise (監督):最好的監督為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檢查。
(4)Capital (資本):資本指不要失去自我,不斷挖掘潛力,充盈自我核心競爭能力。
(5)Throw (舍棄):敢于舍棄,勇于向過去告別,迎接新的陽光。同時反省自己,舍棄自我不良習慣、不當做法等。
七、理論貢獻
(1)TTSCT管理模型向企業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管理工具,可以有效解決多種管理問題。
(2)TTSCT變革模型的內核強大,為人們認識和改變事物提供了寶貴借鑒。
(3)由于TTSCT模型專注于事物規律性元素的濃縮,特別是在企業管理、人生指導、社會和企業變革等領域的深入研究成果,將影響深遠。
八、補充說明
(1)在要素解讀過程中,筆者多數按照要點進行解讀,而對一些操作步驟和具體事項未做詳盡說明,意在給讀者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間。另外,在進行案例分析時,觀點和方法難免不妥,請讀者見諒并更正。
(2)TTSCT模型五種要素是深刻的、廣闊的、變化的,富有很多的內涵,而不是僅僅拘泥于筆者所列內容范圍。
(3)TTSCT各種模型在使用中,可按照規劃類(事先)和診斷類(事后)分開使用;亦可不分類,直接進行使用。
(4)相對而言,TTSCT偏重于研究軟性因素(動機、行為、過程等),如果和一些硬性因素(實力指標、規模大小等)結合起來,體系會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全文完)
(版權所有,違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