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80年代以來,相繼引進了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國際上最新的管理方法,一些行業例如石油石化行業也推出了HSE管理體系(即石油行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這些體系無疑對于加強質量健康安全環境管理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體系在我國的實施應用中也出現了很多怪現象,需要很好地加以總結和改進。
近年來,我國發生了不少各種類型的事故,有產品質量事故,如三鹿、光明等乳業企業發生等食品質量衛生事故等;有安全事故,如重大煤礦礦難,這既有個體煤礦,也不乏大型國有煤礦;在危化品事故方面既有生產環節,也有運輸環節,還有儲存企業發生的著火爆炸事故;有污染事故,如尾礦壩潰壩事故;有職業危害事故,如多個企業發生的矽肺和苯中毒等職業病事故。這些事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同類型事故連續發生,甚至同類型的事故在一個企業連續發生。當我們翻開這些發生事故企業的管理資料時,可以看到它們多數都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以及石油石化行業的HSE管理體系認證。通過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能夠連續發生重大事故,這無疑對管理體系推行和實施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任何一起事故發生都不是孤立的問題,都是因為這個單位在管理上多個方面出現失誤所導致的。1988年在英國北海發生的阿爾法平臺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通過事故的全面調查和分析,發現了這起事故是因為很多管理環節失效所導致的,由此,提出了在石油行業要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
體系化管理就是要把健康安全環保管理職責全面落實到所有管理環節,實現全方位管理;將所有工作都按照PDCA(計劃-執行-檢查-行動)的全過程管理;將發現的所有問題都要從管理上加以解決和改進;用系統化的管理方法來消除管理上的漏洞。這種全方位和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思路越來越得到世界的公認,就連近年來,開展的內控管理體系也沿用了這種管理思路。
但是,在我們國家大規模開展體系化管理的十多年來,這樣的作用發揮的不夠明顯,因此,當前很有必要對管理體系建立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以利于這項工作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怪現象一:
搞管理體系就是編文件
從目前很多企業運行管理體系情況看,都是由社會上的認證機構對企業進行審核和認證。從體系的運行情況看,基本上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編體系文件方面,只要體系文件符合審核要求就基本通過了。這種體系審核形式給那些要進行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的企業一種錯覺,它們從認證機構得到的片面認識就是,搞管理體系就是編文件,只要在企業安排幾個人在體系文件化方面做些工作就算建立和實施管理體系了,就滿足要求了,就可以通過了。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搞管理體系認證的人員一般都不了解企業的生產和工藝,因此,他們到企業進行管理體系審核,只能坐在企業機關里審核。因為他們對企業生產管理不清楚,不敢到生產一線審核,怕出笑話,而在機關里審核就只能是查文件資料等書面內容。由于這種重文件資料,輕現場實際執行的審核方式,使管理體系的文件編寫和現場具體執行逐步分離開了,形成了搞體系的人負責編文件,現場原來怎么干還怎么干。久而久之,體系審核就完全變味了;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兩張皮”現象。
因此,目前一些企業存在體系文件編寫的十分不錯,而現場實際完全不是那回事,這樣就造成某些企業在管理體系每次審核都沒什么問題,而實際運行上,事故問題接連不斷。
怪現象二:
搞管理體系就是做廣告
本來管理體系是公認很好的管理方法,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管理措施,但是在中國的一些單位將其變成一種廣告,部分企業把通過管理體系認證作為廣告詞進行宣傳。這樣就造成確有部分企業搞管理體系是想搞一些形式,達到廣告宣傳作用就夠了,而不想真正用管理體系進行企業管理。這種想法也受到少數認證機構的認同,這樣就導致社會上很少有想進行管理體系認證而不能通過的情況。
本來管理體系是防止或控制企業發生質量、安全、環境問題或事故的,為什么我們一些建立和運行管理體系的企業,而且是通過體系認證的企業發生了那么多事故?
我們現在很少有人去問,那些產品質量不合格被曝光的企業,那些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業,那些造成重大環境污染的企業,我們認證機構在體系審核中是否審核出問題?是否督促企業進行改正?是否督促企業制定了完善管理的措施?
由此看來,管理體系在這些單位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只是成為擺設,反觀中國企業在海外,特別是許多海外的石油企業保持著連續十年以上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的業績。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企業不是把管理體系作為擺設,而是真正按照體系的要求認真去做,把管理體系與實際工作進行了很好結合,把管理體系的思想很好融入日常工作,確保了企業在海外的業績和聲譽。海外企業的健康安全環境業績充分表明管理體系確實是很好的管理方法,確實值得推廣和應用。
怪現象三:
搞管理體系就是趕時髦
當前確實需要對管理體系的現狀進行很好反思,還管理體系本來面目,讓管理體系真正發揮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作用。作為目前正在實施運行管理體系的企業,要認真按照管理體系要求,切實把管理體系作為好的管理方法真正運用起來。在具體實施體系中,要注意管理體系與企業現有管理之間的結合,切不可為了實施管理體系把企業自己建立和形成的好的管理方法推倒,再重建一個新的管理方法。
有關這個情況,我們國家部分企業曾經有很多教訓,從開始的QC(質量控制)小組活動到全面質量管理再到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什么時髦搞什么,到頭來什么都沒學好,還把自己好的東西也丟掉了。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沒有把這些新東西與企業已經形成的好做法密切結合。按照通俗的話說,就是這些新東西水土不服,沒有接上企業傳統管理的地氣,所以不能生根發芽和結果。
很多企業都是經過十幾年以至于幾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好的管理方法,例如大慶油田創立的三老四嚴等傳統管理方法,雖然經過五十年的風雨,現在依然得到大家的認同和推廣應用。但是,也必須承認,我們企業的傳統管理也確實存在不夠系統和全面等不足,我們需要不斷接受新的科學的方法來充實和完善我們目前的各項管理,包括目前推進和實施的管理體系。
這些新的管理方法必須與我們已有的傳統管理密切結合,才能有生命力。管理體系只是一種思想,一種方法,一個工作流程的框架,必須與企業的日常管理,現場管理,基層管理,基礎管理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應有作用,使管理體系真正發揮持續改進的作用,使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和進步。
(作者供職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石油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