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訪問中國時曾經說過兩句話:鼓勵美國人民多存錢,鼓勵中國人民多花錢,花錢不僅是消費,包括把錢從銀行取出來,去投資、去建工廠、去買設備,也是種花錢。從創業投資角度來講呢,是鼓勵中小企業發展。我們國家今天當然還是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但是最終我們的經濟要持續的穩定的向前發展,必須要有大量的中小企業脫穎而出,這就是創業板推出的目的和意義。
2009年3月31日,中國創業板正式推出,創業板大幕正式拉開!短短半年的時間,已經有近百家成長型企業成功上市,創造了一個個財富神話。創業板的推出,改變了財富再分配的方式,由之前的單一業務積累方式,取而代之以資本財富的表現方式,而資本財富也正在從國有企業轉移到民營企業。創業板必將成為中國民營企業未來五年主要的財富機會。
創業板的財務利潤門檻并不高,創業板公開的財務利潤要求是兩套標準。第一套標準,連續兩年盈利,累計盈利1000萬元;第二套標準,當年盈利,當年盈利500萬元以上。為什么創業板的財務門檻要比中小板低很多呢?那是因為投資者投資的不是“今天”,而是“未來”。“未來”才是投資者投資的立足點。那么,企業的“未來”靠什么呢,主要靠商業模式。資本是需要想象空間的,為什么眾多的企業在融資的道路上總是吃閉門羹,就是因為自己的企業商業模式太缺乏創新性,可塑性差,空間發展有限,自然失寵于資本。因此,資本市場投資的就是“未來”,而未來的重要保障就是“商業模式”。
但這恰恰是中國企業的致命弱點!登陸創業板的關鍵就是“商業模式創新”,所以,創業板的推出,將在中國帶動對商業模式的高度關注,甚至將帶動商業模式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創業板關注的是“兩高六新”的企業。何為兩高六新?“兩高”就是高成長、高科技。注意這里不是單純的指高科技,美國納斯達克屬于創新上市板塊,但并不是只有高科技技術企業,在上市的五六千家上市公司中各行各業各種類型的企業都有。如家連鎖酒店就非高科技企業,但其4年時間酒店就增加到130家,至今已擴張到1000家,而且酒店始終保持高入住率,這樣的高成長性,自然成為資本的寵兒。在中國高速發展的今天,各傳統領域的高成長性企業比比皆是。所謂“六新”則是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村、新能源、新材料、新商業模式”。“六新”的核心其實就是創新,所以,“兩高六新”的目標直指商業模式的創新,因為無論你是新經濟、新農村、新能源,都要有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