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付正深處變革之中,企業爭奪的不僅是技術的至高領地,還有商業模式的創新。
“信用卡和借記卡在未來的5至10年內會基本消失,并且企業雇主也將很快能夠通過智能手機直接經營公司。”被譽為美國支付行業泰斗、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美國第一資訊公司(First Data Co,.FDC)前董事長兼CEO查理·富迪(Charles T. Fote)稱。
中國金融支付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如何抓住金融支付變革的機遇,從而迅速占領市場,是目前支付企業和金融機構值得深思的問題。查理·富迪在FDC工作的30年中,以技術創新構建“支付王國”的經驗,或給深處金融支付變革格局中的中國企業更多借鑒。
查理·富迪2012年受聘成為匯付天下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為匯付天下和中國快速崛起的第三方支付行業帶來國際化的經驗。
商業模式創新:并購與聯盟
FDC得以快速發展的機遇來自于銷售點電子終端(POS機)的出現這一機遇,迅速占領了商業銀行收單業務市場。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1989年至2004年,約有50家商業銀行退出收單行業,另一方面則有5家非銀行處理商進入這個舞臺。FDC當時便借助這一機遇,進入到了美國的收單行業。
1993年,FDC開始進入銀行聯盟的支付市場,彼時,查理·富迪已經晉升為FDC的執行副總裁。通過收購商戶信用卡處理商分支機構Card Establishment Service(CES),查理·富迪打通FDC與富國銀行合作聯盟的通道。這是FDC首例與銀行合作伙伴建立合資商戶收單的成功項目,給FDC的發展帶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數據統計顯示,2002年,FDC與24家銀行形成了戰略聯盟,到2005年這一數據上升到60家。通過并購和發展合作伙伴關系,FDC與富國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美國永豐銀行、花旗銀行等形成了聯盟。
分析認為,FDC通過并購和聯盟的創新商業模式,能為銀行和FDC帶來雙贏利益。首先銀行可以通過聯盟降低支付成本,FDC也可以通過聯盟擴大市場覆蓋率、增加商戶留存度等。
業務突破:國際化與綜合化
縱觀FDC的發展歷程,并購與聯盟的新商業模式的形成,讓其迅速在收單業務中嶄露頭角。在當時市場依舊維持滿足本地客戶的傳統時,查理·富迪邁出了重要的國際化步伐。
1992年至1998年期間,查理·富迪引領FDC完成了由本土向國際市場轉變的過程,將FDC總部從亞特蘭大遷到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搭建了國際化的地理跳板。1992年到1998年,FDC不僅在美國提供金融交易處理服務,也將其支付服務之手伸向了世界各地市場,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加拿大。FDC總部搬遷后,其國際業務也在短短十年間,從零增長到占比達到公司總業務的25%。
2012年末,FDC總資產達到402.76億美元,營業收入為107.13億美元。全球商業網點已經達到200多萬個,發卡機構有1400多家,并為數以億計消費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