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產二十年突飛猛進,期間誕生了一批極富市場影響力的企業與品牌。然而風云變幻,伴隨國家多輪調控政策令房地產市場進入長長的“拐點”,傳統的“拿地、開發、銷售、走人”模式遭受嚴峻挑戰。同時,隨著行業的成熟和集約化程度的增強,產品也趨于同質化,中國房地產競爭逐漸由“硬時代”向“軟時代”轉變成為大勢所趨。面對調控的常態化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房企應該主動求變,而不是被動改變,房企如何在突出重圍的同時,抓住方興未艾的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大機遇?
“目前房地產的競爭已經超越了最初的“賣房子”,下一階段應當是“生活服務提供商”。3月27日,方正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北大資源集團總裁余麗在中央黨校“新型城鎮化與社區建設”課題發布會上表示。
北大資源集團總裁余麗現場介紹新文化社區實踐經驗
任何行業的產品競爭到最后一定不是硬件的競爭,而是軟實力的競爭,地產行業也是如此。盡管目前不少地產商都在諸如戶型結構、節能用材、小區規劃等方面做一些創新,但這些由于缺乏獨特性,正慢慢趨同質化,只能成為好產品的基礎要素,不能形成一個企業長期吸引客戶的核心競爭力。而方正具有很多不可復制的軟實力優勢:如北大百年的品牌優勢,教育、醫療、金融這些產業是方正的內部資源,不需要通過外部尋找強強合作等等。
“商業模式能為企業創造核心競爭力,不容易被復制,還能為用戶提供獨特體驗。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就是差異化。想別人想不到的,做別人沒做過的,成別人成不了的。比如,我們在地產業務里植入北大和方正的教育、醫療、IT等資源,業主獲得的服務就是其他企業所不能提供的。” 方正集團CEO李友在一次對外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做“生活服務提供商”,而不僅僅是房子提供者。與國計民生相關的醫療、教育、金融等需求,都會體現在未來北大資源集團的項目規劃里,不僅有源自北大教育理念的幼兒園;有依靠方正IT技術建立的網絡教育培訓、虛擬圖書館,有北大從幼兒園到中學,到如何輔導孩子上北大這樣的教育資源,通過網絡引入到社區;也有以北大醫療資源為依托而建設的社區醫院,可以通過北大國際醫院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與北京大學醫學部附屬的八家三甲醫院進行對接,為社區居民提供綠色就醫通道,也可通過怡健殿這個平臺和國際的醫療體系進行鏈接,進行遠程診斷;還有依靠方正金融體系建設的“社區金融超市”。此外,還有類似于“農業公園”之類的配套設施,既可享受田園風光(小區網 論壇)和自己種植的樂趣,還可以為城鎮化之后的農村人口提供一定的就業崗位。
社區管理與服務創新座談會專家研討現場
對于地產行業來說,消費者在入住之后還需要多種服務,比如教育、醫療、信息服務等等,而目前有能力提供這些服務的企業很少。方正旗下的北大資源擁有北京大學和方正集團內部多個產業集團的支持,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優質服務,目前北大資源已經在做北京大學下屬幼兒園等教育資源在社區內的落地;北大醫學健康資源與社區醫院的對接與合作……。未來很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利用互聯網,如在每一套房子里配置電腦和方正的后臺資源連接,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北大的資源與服務。
在信息服務方面,目前中國所有媒體的印刷系統幾乎全是方正做的,方正精睿系統每天對大量的內容進行自動篩選和歸類,它和網站的區別之處在于它有知識產權,每條消息都有出處,這些信息都可以定時推送到用戶的客戶端上,這個龐大的數據庫是別人所不具備的。在金融服務方面,方正在金融領域做了10年,擁有全部金融業務牌照,未來要將所有的金融產品放入虛擬“金融超市”服務社區。
除了依托自身優質產業資源,將與生活服務相關的醫療、金融、信息等資源植入社區外,北大資源集團將依托北大百年人文底蘊,致力構建注重知識文化、注重人文設計、注重居民共建、注重自然生態的新型社區。借助社區內的新文化中心等文化設施,通過北大專家講堂、讀書會,北大文化藝術演出、展覽等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為社區居民同時提供文化場所和文化內容,力圖填補中國城市與居民生活的空白,并以此聚焦內外資源,營建更宜居、更吸引與更具幸福感的新文化社區。她的出現將為中國新一代社區的開發建設提供一個新范本,也將為北大資源集團開創出一片全新的市場藍海。
“內部資源是我們永遠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自身資源的整合,未來還可以與其他地產商合作,進行資源互換,讓客戶享受到更多企業優勢帶來的生活服務!”余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