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準作業實踐咨詢中,企業經理往往將豐田生產系統中的標準作業和作業標準混為一談。熟知精益生產的高手都知道,標準作業是精益生產系統的地基之一,許多日本顧問到現場咨詢使用的最采用的法寶就是標準作業。那么豐田生產系統中的標準作業和SOP有何區別呢,兩者的關系如何?
下面是大野耐一在其著作中對標準作業創建的描述。
標準作業源于大野耐一的現場實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我調來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工作之后,不用說,第一件事就是號召大家制訂標準作業表,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它很管用。當時,熟練工人都從工廠抽到戰場上去了。生產現場逐漸變成由外行男女工人操縱機器的地方了。這樣,生產現場當然就更加需要標準作業表了。"
標準作業是現時作業的人、機器和物料的最佳結合。
"標準作業的關鍵是,如何才能在高效率生產的各種條件下,更有效地把物、機器和人的作用組合起來。"
標準作業包含三大要素。
"關于制訂標準作業表,其基本內容,同我40年前在紡織工廠制訂的一樣,不過,現在豐田汽車工業公司的標準作業表是徹底貫徹了高效率生產的原則,并在豐田生產方式方面起著"目視化管理"的重要作用。當然,豐田汽車工業公司的標準作業表也明確地記載著標準作業的三個要素:(1)節拍時間;(2)作業順序;(3)標準在制品。"
標準作業時持續改進的基石,所有改善活動應設定標準作業并在此基礎上識別進一步的改善機會。
當流程變異大、不穩定或太復雜而難以記錄標準作業,這時改善活動的重點應關注于如何減少變異、穩定現場并簡化流程,從而便于建立標準作業。
對現場主管和經理來說,定期評估和審計標準作業是持續改進活動的關鍵,即建立領導的標準作業。就像缺乏良好5S的公司很難稱為精益企業,缺乏標準作業改善活動很難獲得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