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很多實施精益的人和企業的困惑。很多企業從5S開始,因為5S是精益生產的基礎,這樣的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精益生產又是一場變革,變革也許需要不合常理。
變革管理中,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更多的人在等待觀望。需要贏得觀望和反對的人,需要用變革的突破性成果來贏得信心。而這些5S都不能給,唯有解決經營和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才能讓更多的人直接獲益。
哪些是主要問題,哪些是系統性問題;好像大家都知道,因為每天都在面對;然而這些只是問題的表象,價值流才能真的讓我們看清楚。
上周給無錫一家日資企業做精益生產現狀評估,讓我對精益怎么開始有了更清晰、更完整、更堅定的思路。
價值流就像一條橫軸,貫穿從原材料到成品,從訂單到收貨的全過程,把主要問題看得清清楚楚,另一方面比對與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也是選擇項目的依據。
而精益成熟度評估,就像價值流每一個點上的切面,這個切面延伸出很多個項目,對照每個項目或要素的水平也將成為項目選擇的補充。
因此,精益從哪里開始,價值流是最重要的依據,通過評估分析,每家公司的結果都可能不一樣。
價值流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開始階段不太可能分析所有的價值流,所以價值流也是從一個工廠的某一條價值流開始。
試點價值流選擇的依據:
1. 主要的、定型的流程(通過PQ分析獲得)
2. 改善空間大
3. 改善難度小
4. 改善投入小
5. 主管支持力度大
一句話總結:從試點價值流的主要問題入手,是導入精益比較好的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