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的危機
(一)初級經理人的未來
初級經理人在被提拔之前是業務高手和技術骨干,業務能力突出,但是他們對處理團隊問題不是很擅長。這些主管就像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需要被保護起來,如果保護不利就可能會被淘汰。初級經理人未來的生存狀況可能是:
Æ 專家預言,當今經理人到2010年將被淘汰的人數高達90%;
Æ 世界只有兩種經理人存在:應時而動的經理人和已經死亡的經理人。
(二)經理人對企業的影響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經理人是企業發展的管理者、主宰者和影響者,同樣也是阻礙和拖垮企業發展的主要責任人。例如,一個高層建筑物,它之所以能夠屹立在那里,不是靠它的外墻,也不是靠著它的外表裝潢,更不是靠著它的房頂。大梁固然很重要,但其實把這個房子立起來的最基本的支撐力量來自散布在建筑物中的立柱。表面上看不出來,可是它們起到很重要的支撐作用,大廈的堅固程度就取決于這些立柱的質量。
人的大腦要接收信息,發出指令,所有的交流都是雙向的,都必須通過中樞神經。對于決策人而言,經理人就是管理的中樞神經,如果中樞神經壞掉了,就會造成半身不遂或全癱,經理人對企業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Æ 主宰企業、影響企業的最重要的群體是經理;
Æ 阻礙企業、拖垮企業的最重要的群體也是經理。
(三)經理人的困境
經理人常常是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上頭要罵其不執行命令,不能完成任務;下屬要罵其是“周扒皮”,拼命讓下屬干活,不管下屬死活,加班加點卻不給加班工資等。所以經理人面臨著以下兩難的困境:
Æ 決策層批評經理人太同情員工,不執行命令;
Æ 員工批評經理人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
經理人處在這樣的困境中,經常會有很多埋怨,似乎“忠臣、忠臣,一事無成”,干好了成績是上級的,干不好要歸罪自己。確實,經理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如此。因此經理人一定要很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從角色的認知中學會包容。
(四)經理人的自救
經理人應如何處理好自己、員工和組織之間的關系,并達到企業目標呢?經理人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平衡組織的目標、企業的目標和員工的利益與目標,能夠在這些關系之中尋求最佳的平衡。經理人一定要成為一個學會受氣的受氣包,如果上級有香蕉皮、橘子皮扔過來,要包容起來;如果下屬有口水吐過來,要湮滅在地上;不要把上級的香蕉皮、橘子皮扔到下屬身上,也不能把下屬的口水轉潑給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