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勝HR:
什么樣的人更適合當內訓師
陳馨賢
人才效率的最大化是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不求最好,而求最合適。各個單位的眾多崗位中都必須遵循這個基本的原則,但筆者卻發現,就某些單位而言這條看似基本的原則卻往往未能完全實現?那么任意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以單位內訓師這個崗位來分享一下什么樣的人更適合當內訓師?
目前大家都培訓結果有了這樣一段描述:
聽得時候激動
下來想想感動
結果沒有行動
于是,有人說這樣的培訓沒有效果。筆者則以為這樣最起碼在培訓前與培訓剛剛結束之后還是有效果的,只是在具體的執行的落實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有關于培訓后的應該如何跟進?如何執行落實?如何保持培訓的效果?這些問題都是屬于培訓的后期問題,事總有先后,我們將在以后的分享中為大家繼續分享,今天我們僅就培訓的內訓師來一些討論。
那么,我們大家想一下,為什么我們聽得時候會激動?為什么我們下來想會感動?這就是培訓的效果?這就是培訓師的影響?這就是培訓本身的魅力。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們單位的培訓是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無論我們的單位的實力有多么的雄厚,我們也不可能全部從外部請專家、培訓師來做輔導。同樣的,也許我們單位目前正處于發展絕階段,我們也會根據我們單位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的參加外訓,聘來專家授課。而作為組織內部中相當一部分的內容需要我們自己的內訓師來完成。那么,這個內訓師人員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提到內訓師人員的選擇,許多組織,以及組織的HR會首先想到組織中的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強的等等。對于這一點,以筆者在集團公司負責整集團公司培訓管理工作經驗而言,是絕大多數組織與組織的HR首要選擇。正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工作的應該從根本目的上出發。
大家想一下,我們的管理人員是不是都有充分的時間去背課、制作課件、進行課前的準備。正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即便是我們的管理人員非常的優秀和出色,同時不能避免課程準備不夠充分而給培訓效果帶來的風險。更可怕的是,有一部分管理人員還會自持著自己的功底,根本就做課前準備,只是想到那里,講到那里,管理人員講得是無神無形,學員聽得是云里霧里,怎么可能會有培訓的效果。
還有業務能力強的人,業務能力強的人對業務的經通,表現在具體的工作上比表現在日常的傳授上更多一些。正如茶壸煮餃子肚有倒不出來。課程的講述過程中需要培訓師可以想得到、講得出、攏得住。想得到指得是,培訓師要具備過硬的業務功底;講得出指得是,培訓是師要具備過人的溝通技巧;攏得住指得是,培訓師要能夠抓住學員的心,影響和感染學員。如果只是業務能力強那么是不足夠的。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從那些方面選擇內訓師呢?
第一,從參訓學員層次來看
基本原則:師高一級
培訓對象為普通員工,那么我們的內訓師為主管級以上的比較合適。
培訓對象為主管級,那么我們的內訓師為經理級以上的比較合適。
培訓對象為經理級,那么我們的內訓師為總監級以上的比較合適。
第二,從培訓內容上看
基本原則:經驗優先
企業文化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從單位人力資源部經理及經理級以上人員,在單位服務不少于5年,能深刻理解組織文化并有相關培訓經驗的。
員工素養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選擇單位內部的優秀員工,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并且有員工素養培訓經驗。
工作態度方面的內容,我們要從我們的專職培訓師中選擇,或者從工作7年以上,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的人員選擇。
第三,內訓師選擇十個必要條件
基本原則:綜合優勢
1、對培訓工作有濃厚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一切工作的源泉。
2、熱愛本職工作,具有積極的心態,可以傳播正面影響的。
3、具備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
4、根據成年人學習的特色,還要具有幽默、自信特質。
6、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相關閱歷,照本宣科的培訓是很難得到學員的歡迎的。
7、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善于溝通。
8、具有較高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
9、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10、具有以受訓人員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只有不會用人的組織,沒有不好的員工,對于我們的組織而言我們應該去想一想,同樣是那么的人工成本,怎么樣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同樣是一個崗位,什么樣的人在這個崗位上才最合適?同樣是一個人,交給他什么樣的工作才能做得又有效率又有效益?其實很簡單,每一個崗位,都有最本質的目標,能夠最快最好完成這個本質目標的人,就是最合適的人;每一項工作,都有最重要的幾項工作能力,我們把他從重要性上排排序,再從人選中做優勢結合,不一定選擇單項最出色的,但一定要選擇綜合優勢最明顯的。
文章來源于:https://www.chenxinxian.com/179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