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和他創立的阿米巴經營風靡全球,成為眾多企業爭相仿效的標桿;但是阿米巴經營在離開了日本之后,能滿足各個國家國情、各種社會意識形態以及各種企業文化的需求嗎?
反對派觀點:
部分商界人士認為:阿米巴經營提倡以哲學為先,但現今的中國人心浮躁,不好統一思想,而日本員工多以企業為自己的家,無論社會怎么變,市場怎么變,自己都是和企業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蚱蜢,生死共存。所以,阿米巴僅僅是日本文化下的產物,離開特定的文化土壤必然是水如不服;
但顯然,以上的觀點存在2個誤區:
1、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年代,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化零為整
目前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無非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擅長創新、整理和傳播管理的美國,另一個是以擅長追求效率極限化的日本。世界一體化的當前,信息交流無遠弗屆、暢通無阻,致使各國之間頻繁地產生思想交流,正如近年來西方文化對中國有著強烈的沖擊,而西方國家也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各國之間相互借鑒、學習、融合是世界的主流;這種文化上的交流,每天都在發生,每個國家內部都存在著多種文化的交匯,而在未來各種不同的文化更將“化零為整”,形成一種相對統一的主流思想。所以,太強調日本人和中國人在思想上的巨大差異,這個觀點稍欠客觀性和前瞻性。
2、“中國式阿米巴”需要我們去創造,而不是舶來
放眼中國,市場環境變化快速,國內的企業講究出成績短、平、快,對于有長久影響的軟實力往往不太用心經營。反映在我們的經營者身上時,普遍都會存在一種態度:只要在美國或日本舶來一種成功的經營管理方法就能改變企業現狀,創造更高價值;
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首先,我們在決定導入阿米巴經營之前,必須要接受阿米巴經營的理念:經營哲學+阿米巴經營+經營會計。“利他”是阿米巴經營的原點,也是老板必須給全體員工灌輸的經營理念,經營一個企業是為他人、為國家、為社會的一項偉大事業,而不是單純追求金錢和社會地位。如果太過急于求成,太著眼于經營方法上的改造來追求利益,那么這種“虛有其表”的阿米巴經營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必須謹記一個原則:“答案在現場”;不同企業有不同經營狀況,存在的問題各有不同,用同一個標準放在不同的企業肯定是不能成功的,阿米巴經營也是一樣。稻盛和夫其實已經把阿米巴經營的核心告訴了我們,就是:經營哲學+阿米巴經營+經營會計,這已經是為眾多商海浮沉的經營者點亮了一盞指路明燈。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正適合企業的阿米巴經營模式其實并不在遙遠的日本,而是在自己的身邊,只要按照阿米巴經營的3個核心,一步一個腳印,親身體驗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營,終能總結出適合企業自身的阿米巴經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