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學是研究如何將生產要素組織成現實生產力,以有效地創造出產品和服務的一門學科,而且隨著現代化工業生產的發展而不斷地擴展著生產管理的領域,其名稱也由生產管理逐漸演變成“生產與運作管理”。這里的生產是指將資源轉換成產品或者服務的過程,而運作則是與產品或服務生產有關的所有活動的總和,其內容則從最初的對物資產品制造活動的管理,發展到包括與生產經營相關聯活動的綜合管理。
就
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具體內容來看,除了原有的生產系統的設計與分析、生產戰略、生產系統的生產率分析、生產技術準備、生產計劃、物資供應、設備和動力管理、庫存控制、現場管理等傳統的生產管理內容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八十年代陸續從日本引進了全面質量管理到現在正在興起的豐田的經營生產方式。全球范圍內大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加劇了企業之間在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迫使企業全方位地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求得生存和發展,從而要求企業在生產管理上必須尋求新的理論和技術,以適應全新的競爭形式。此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在企業中的應用,正改變著企業生產與管理的面貌,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改善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加經濟效益的主要力量,近幾年來出現的一些適應新競爭形式的新型生產方式,例如精益生產方式、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等,都是在計算機系統的支持下才能得以實現,應用計算機技術來改善管理工作,正在成為生產與運作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視的新課題,并將持續產生更大的影響,涌現出更多的改進生產系統的新型管理方式和技術。
現代企業的
生產經營活動日益受到外部環境的作用和影響。企業要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全面、客觀地分析和掌握外部環境的變化,以此為基礎來制定企業戰略和職能戰略,而近幾年來和企業的生產戰略關聯較為密切的是國際化和信息化。
企業經營國際化是當今企業的主要經營戰略和發展動向。中國加入WTO后,全球經濟一體化在中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國內競爭國際化,外國資本大量涌入中國,改變了許多競爭規則,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當然也包括生產與運作管理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加入WTO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正式到來,從中國國內的情況來看,出現了“國內競爭的國際化”的現象,國內同行業許多企業,由于外資的涌入國內企業的競爭已不僅僅是中國企業內部的競爭,是中國企業與外資企業混合的競爭,這種情況對我們生產也帶來了很大影響,企業要生存,要進一步得到發展,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生產方面必須不斷適應外部的變化,制定一些新的規則參與競爭,迫使我們生產管理方面不斷接觸新的理念,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生存。為了企業的生存,中國企業必須適應這種變化,與狼共舞,積極地把握這種變化的脈絡和走向,迅速掌握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以便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自身的能力。另外一個新的特點在某些行業內出現國際競爭國際化,尤其紡織家電行業比較明顯,指的是向世界范圍內的產品出口或者投資方面,國內一些企業已經不僅是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競爭,某種程度上已經出現中國企業內部的一種競爭,在這種形式下,國內企業既要與跨國集團競爭,同時不可避免會出現國內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就會另外一些新的特點,新的形勢,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必然要從國內市場向世界市場擴展,擴大企業發展的戰略空間,使企業得到持續的發展,企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工作要根據新的特點進行新的實踐,尋找新的理念,新的技術使企業得到更快的發展。對于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們希望逐漸能出現另一個變化特點,就是國際競爭國際化,在某些行業內,參與競爭的有相當多的是中國企業和在中國設廠的外資企業,這將迫使我們從原來的被動適應向主動進取轉變,這種轉變將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我們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生產總監們將自覺和不自覺地投入到企業的實踐和理論探索中去,加快這種變革的產生、發展和完善。
科學技術包括
信息技術的進步,正在加速推動著制造技術的更新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生產管理方面原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方法很可能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甚至是不適用于將來競爭的需要,比如說我們原來采用過的質量管理的方式,隨著八十年代,日本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涌入,我們開始逐漸接受學習消化日本的全面質量體系管理,日本的經營生產方式的管理,以便于通過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和國外企業競爭,產生了一批先進的制造技術,例如精密加工、特種加工、各種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柔性自動化技術,例如數控加工,柔性制造系統,機器人,計算機輔助設計和信息管理系統等,而這必然會帶來管理上的變革,而且這種變革是企業管理理論和中國企業最新實踐相結合所引發的,必將更深地打上了中國特色的烙印,將可能對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生產管理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
總之,制造業企業環境的變化,使傳統的生產組織方式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經濟發展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形成了較大的威脅,嚴重時將導致企業的破產,因此必須對原來形之有效的生產與運作管理必須進行重大的調整和變革,以適應當前和未來的競爭需要,抓住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通過對企業內部資源和能力進行整合,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抓住發展機遇,規避和克服威脅,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生產戰略。作為企業中的生產總監們,如何來判斷外部存在的威脅和機遇,如何通過發揮企業的優勢避免自身的劣勢,如何協助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敗的地位,這些都是擺在生產總監面前的課題。
備注:本文是作者根據在7月份大連泰德人才管理論壇上作為主講嘉賓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的。
作者徐新躍:大連理工大學MBA,目前擔任大連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生產統括本部副本部長兼生產管理部部長,負責公司生產經營相關聯工作的統籌管理,具有比較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