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質量檢驗與評定
1.1.1 基本要求
1.1.2 實測項目
1.1.3 外觀鑒定
1.1.4 質保資料
1.2 影響質量的因素
1.2.1 人
1.2.2 機械
1.2.3 材料
1.2.4 方法
1.2.5 環境
1.2.6 測量
1.3 現場質量控制
1.3.1 承包人自檢:過程質量保證
1.3.2 監理抽檢:質量保證結果驗證
1.3.3 中心試驗室抽檢:質量管理行為驗證
1.4 質量管理辦法
1.4.1 質量與計量掛鉤
1.4.2 質量與獎懲掛鉤
1.4.3 質量通報制度
1.5 質量管理要點
1.5.1 質量問題處理
1.5.1.1 問題逐項清理統計
1.5.1.2 原因分析
1.5.1.3 處理方案制定
1.5.1.4 過程處理
1.5.1.5 處理結果驗收
1.5.1.6 處理記錄保持
1.5.2 質量責任落實
1.5.3 工地試驗室抽查
1.5.3.1 試驗數據
1.5.3.2 試驗報告
1.5.3.3 試驗管理
1.5.4 實體質量抽查
1.5.5 質保資料抽查
1.5.6 外觀鑒定檢查
1.6 質量管理臺帳
1.6.1 工地試驗室各類管理臺帳
1.6.2 不合格處理管理臺帳
1.6.3 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管理臺帳
1.6.4 竣工文件管理臺帳
1.6.5 交工驗收臺帳
1.7 質量管理會議
1.7.1 重大質量問題分析會:項目經理
1.7.2 較大質量問題分析會:總工程師
1.7.3 一般質量問題分析會:質檢工程師
1.8 質量改進
1.8.1 質量保證責任體系
1.8.1.1 項目經理總負責
1.8.1.2 總工程師直接負責
1.8.1.3 質檢工程師具體負責
1.8.1.4 專業技術人員層層負責
1.8.2 質量保證體系改進
1.8.2.2 總工程師責任歸位
1.8.2.3 質檢工程師補充到位
1.8.2.4 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到位
1.8.3 改進方法
1.8.3.1 質量問題分類統計
1.8.3.2 質量問題原因分析
1.8.3.3 質量改進措施制定
1.8.3.4 質量問題過程糾正
1.8.3.5 整改結果驗證
1.8.4 質量驗收
1.8.4.1 原材料檢查驗收
1.8.4.2 工序檢查驗收
1.8.4.3 分項工程檢驗評定與驗收
1.8.4.4 交工驗收
1.8.5 質量保證資料驗收
1.8.5.1 完整性
資料組成完整
資料簽字完整
1.8.5.2 真實性
資料來自生產現場
資料數據真實可靠
1.8.5.3 準確性
抽樣的數據準確
取得的結果準確
相關人員簽字準確
1.8.5.4 及時性
填報及時
簽字及時
評定及時
整理歸類及時
1.8.5.5 科學性
資料的代表性
資料與工程實體的符合性
資料與規范標準要求的符合性
1.8.5.6 邏輯性
資料產生與生產過程的符合性
資料相互之間的邏輯性
資料數據結果的邏輯性
1.9 常見質量問題統計
1.9.1 原材料
1.9.1.1 種類
1.9.1.2 不合格指標
1.9.2 強度
1.9.2.1 砼強度
試件強度
實體強度
1.9.2.2 砂漿強度
1.9.3 密實度
1.9.3.1 路基壓實度
1.9.3.2 隧道密實度
1.9.3.3 砼實體
1.9.3.4 三背回填
1.9.4 測量
1.9.5 工藝
1.9.6 幾何尺寸
1.9.7 外觀鑒定
1.9.8 質保資料
1.10 質量保證體系人員組成
1.10.1 項目經理
1.10.2 項目總工程師
1.10.3 項目質檢工程師
1.10.4 項目專業技術人員
1.10.5 作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