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業化分工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工業社會里,分工協作所產生的社會自然力,對提高勞動生產率有著重要的作用。
豐田公司的專業化分工協作是世界聞名的。豐田汽車約80%的零部件是由分包協作企業生產供應的。在一個由成百上千家企業共同合作完成的產品生產過程中,企業之間良好的、協調的合作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豐田準時化生產方式所特有的“拉動式”生產組織方式,必須有協作企業的理解和配合支持,并在協作企業群體內部的成員企業中,大家共同完善這種生產條件時,才可能產生出應有的效力。因此,良好的外部協作關系是準時化生產方式的又一個重要支撐。
豐田公司的準時化生產方式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生產管理技術。但就準時化生產方式的基本理念來說,“準時化”不僅僅限于生產過程的管理。確切他講,“準時化”是一種現代經營觀念和先進的生產組織原則,它所追求的是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徹底的合理化。
豐田公司在這種分包制下所形成的產業組織體系中,整個生產過程被專業化分工所分割為數目眾多的生產加工單元(工序及協作企業)。同時,這些數目眾多的生產單元又被專業化協作所一環扣一環地緊密連鎖起來,從而形成了一個“離而不斷,合而不亂”的有機整體。這樣的產業組織體系固然給豐田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利潤。首先,豐田公司的庫存費用被大幅度降低了。根據美國MIT國際汽車研究小組的調查,豐田汽車公司任何零部件,在制品的庫存時間只有2~3小時,而且庫存備用品幾乎為零。其次,豐田公司的產品生產周期被大大縮短了。同樣的調查表明,豐田汽車公司每部汽車的平均總裝時間為19小時,而美國廠家需要27小時,西歐廠家平均需要36小時。
但是,應該看到,盡管這樣的生產組織形式具有很高的效益,但這同時也增加了豐田公司對其分包協作企業的依賴性。因為,生產體系中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生產體系的整體功能。由此可見,在豐田生產體系中,要實現準時化生產,則每一個生產加工單元都必須嚴格地按照“在必要的時刻、按必要的數量生產必要的產品(或零部件)”的原則進行工作。換言之,要在總裝廠實現“在市場需要的時刻、按照需要的數量,裝配出市場需要的汽車”的要求,就必須要求各生產工序和各協作企業做到“在總裝廠需要的時刻,按照需要的數量,加工生產所需要的零部件”,這就從客觀上要求在豐田公司及其分包協作企業群這個完整的生產組織體系內部。統一實施準時化生產。
為了實現準時化生產,豐田公司長期以來始終致力于在整個豐田集團內部的成員企業中全面推廣實施準時化生產方式和看板管理,而以“工廠集中”為特征和優勢的地區性專業化分工協作,為在協作企業群內部全面實施準時化生產和看板管理提供了一個無法替代的天然基礎。首先,分包協作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給生產指令的傳遞和零部件的運送帶來了方便,容易實現準時化生產。相反,如果分包協作企業距離總裝廠較遠,那么必然會造成零部件運輸上的麻煩。這種麻煩不僅僅是由于物流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路途遠、運輸時間長,運輸途中的各種可能性事件發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從而難以確保生產的準時化;其次,由于分包協作企業集中,零部件運輸可以不經過中間倉庫儲存而直接送達生產工序,從而大大簡化了運輸作業。同時,由于零部件直接送到生產工位,這對于確保零部件的質量,對于實行“決不把不良品傳交給下道工序”的原則是非常有利的;最后,準時化生產方式是一種適應小批量、多品種、大規模生產的生產方式。這種批量小、變換快的生產方式具有很強柔性,能夠快速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市場需求。但是,批量小、變化快必然增加單位時間內零部件的運送次數,從而增加運輸成本。然而,豐田公司的地區性專業化分工協作所產生的“集中效應”,使得運輸成本不再是影響生產率的主要因素。這為準時化生產和小批量生產消除了障礙。
總之,地區性專業化分工協作是豐田準時化生產方式的重要基礎,它所產生的“集中效應”對于準時化生產方式來說,可謂是神奇絕妙的、缺之不得的。“準時化生產”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只有從生產休系的整體上,而不是僅從生產體系中局部個體上來理解并組織實施,準時化生產方式才能夠實現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豐田公司在其全部的專業協作工廠和幾乎所有的分包系列企業中,逐步實施了準時化生產方式和看板管理。例如,早在70年代,愛新精機公司、豐田車體公司、日本電裝公司、關東汽車工業公司等豐田公司直屬的零部件工廠,以及分布在名古屋地區的所有分包協作廠都已采用了準時化生產方式和看板管理。在推廣實施準時化生產方式的過程中,只要是協作企業提出求助的要求,豐田公司就會立即派遣生產調研人員去那里從頭到尾地進行幫助指導,而且往往是一去就在那個企業蹲上一兩個月,直到解決完問題為止,這有力地促進了準時化生產方式及看板管理在豐田生產組織體系內部的推廣普及。此外,豐田公司把準時化生產方式及看板管理的消化能力作為決定對某一個分包協作企業取舍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其結果是引導著分包企業群共同朝著豐田公司所要求的準時化生產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