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激勵類型對下屬的行為過程會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所以激勵類型的選擇是做好激勵工作的一項先決條件。
(1)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
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作用對象不同。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需求方面,是對人物質需要的滿足,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需求方面,是對人精神需要的滿足。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與情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高智商的時代必然是一個高情商和高情感的時代,在物質相對豐富的今天,人們更期望得到愛、得到尊重、得到認可、得到贊美和得到自我實現,所以,精神激勵的需求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
?。?)正激勵與負激勵
所謂正激勵就是當一個人的行為符合團隊的需要時,通過獎賞的方式來鼓勵這種行為,以達到促使其持續和發揚這種行為的目的。所謂負激勵就是當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團隊的需要時,通過懲戒的方式來抑制這種行為,以達到促進其減少或消除這種行為的目的。
這兩種激勵類型目的都是要對人的行為進行強化,不同之處在于二者的方向相反。正激勵起正強化的作用,是對行為的肯定;負激勵起負強化的作用,是對行為的否定。還有一種既不表揚也不批評、既不獎勵也不懲罰的狀態,我們把它叫做零激勵。這種特殊的激勵類型也是應該引起注意和思考的。
?。?)內激勵與外激勵
內激勵是指由內酬引發的、源自于團隊成員內心的激勵;外激勵是指由外酬引發的、與工作任務本身無直接關系的激勵。內酬是指工作任務本身的刺激,即在工作進行過程中所獲得的滿足感,它與工作任務是同步的。追求成長、鍛煉自己、獲得認可、自我實現、樂在其中等內酬所引發的內激勵,會產生一種持久性的作用。
外酬是指工作任務完成之后或在工作場所以外所獲得的滿足感,它與工作任務不是同步的。比如,一項工作需要加班,對待加班的問題,其實有三種取向,一種是加班有報酬,有加班工資,可以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種是加班能夠盡快完成自己的工作,實現出色的業績,不至于被批評或被扣工資;第三種則是加班是完成自己創新和創意的需要,能夠盡快把自己的設想變成現實??梢钥闯?,前兩種情況基本屬于外酬引發的激勵作用,一旦外酬消失,不發獎金或不扣工資,他們加班的積極性可能就不存在了。而最后一種情況則是由內酬引發的自我激勵行為,與發獎金與扣工資關系不大??梢钥闯觯赏獬暌l的外激勵是難以持久的,而源自員工內心的自愿與自我實現的內激勵則是可以持久的。
激勵的過程
激勵的目標是使團隊中的成員充分發揮出其潛在的能力。激勵是“需要→行為→滿意”的一個連鎖過程。一般情況,我們可以用下圖來表示激勵的過程。

一個人從有需要直到產生動機,這是一個心理過程(圖中以虛線框表示),比如當一個下屬做了一件自認為十分漂亮的事情后,他渴望得到上司或同事的贊賞、認可和肯定,這就是他渴望被上司激勵的心理“動機”。這時,如果上司及時而得體地用表揚“激勵”了他,他在今后的工作會更賣力,甚至做得更好,這就使他產生了努力工作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肯定會導致好的“結果”,最后達到下屬和上司都“滿意”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