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精益如何帶來基業長青?
【案例】廣東一家做家具五金配件產品的出口企業,產品80%銷往歐洲,為中高端品牌提供貼牌產品。先生任董事長,負責工廠制造管理;太太任總經理,負責銷售管理,至今已經營了21年,規模一直長不大,銷售額總是在3,000萬元左右徘徊。這家公司最高峰年盈利達600多萬元,可是最近5年以來,生意越來越難做,客戶每年要求降價,對交期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員工工資以及各項成本支出持續增長,擠壓毛利率水平,使得盈利變得越來越難;到了2012年已經虧損了一百多萬,難以為繼。這家企業經營中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雙城會診
帶著這些疑問,近百位《世界經理人》的忠實讀者、企業老板和高管們于8月6日和8月22日分別在青島和北京展開了兩場智匯沙龍大比拼,研討如何用精益管理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盈利能力,達到基業長青的目標。
互動話題:如何應用5項精益原則,對付8種企業浪費?
智匯沙龍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面對面溝通交流、互動的機會。擅長做各種類型調研的《世界經理人》團隊通過調研了解到,在中國制造升級轉型過程中,中小企業最大的困惑是制約因素多,規模增長慢,經營壓力大,利潤難以保障。調研發現,外向型制造企業和貿易企業所面臨的成本控制、市場開拓、掌握市場需求的挑戰;其難度在于品牌力不夠、銷售能力差和產品競爭力不足;在企業內部的員工管理中,大多數中小企業都無法給員工提供系統的培訓;在生產方面,普遍存在生產效率低、質量不穩定、訂單變化大的現象;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存在來貨延遲多、采購價偏高等難題。因此,企業對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的需求非常迫切。
在資深管理專家、世界經理人網站明星博主、合眾資源3A顧問公司董事長劉承元博士的引領下,所有沙龍參與者心懷“創新經營,提升企業可持續盈利能力”的期望,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度參與,共同探討如何通過精益管理實現制勝未來的多種解決方案。
調整戰略 學會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