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的多元化戰略
美的采取的是什么樣的戰略呢?為了更加深入、更加透徹地理解美的的戰略,我們采用發展戰略框架的四個維度,即愿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來分析美的戰略。
1.美的愿景
做世界的美的。
愿景指的是企業在長遠的未來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愿景為企業提供了發展方向。美的的長遠追求是什么?美的在長遠的未來要發展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呢?
1991年,美的就正式提出“做世界的美的”口號,堅持出口導向戰略。那里世界的美的指的是把美的產品推向世界各地,其中產品主要是OEM貼牌模式。隨著美的的發展,美的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OEM模式,美的要實現世界范圍內的OBM自主品牌模式。目前,美的愿景仍然為“做世界的美的”,但她的含義已經更深了。做世界的美的,就是美的致力于成為國內家電行業的領導者,躋身全球家電綜合實力前三強,使“美的”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
美的領導人何享健認為:
中國加入WTO以前,本土企業面臨的競爭主要是全國范圍內的,而加入WTO后,這種競爭就變成全球性的、國際性的,競爭的激烈程度將前所未有。跨國大企業不僅在中國投資辦企業,還通過并購、合作等方式來搶灘中國市場,其觸角還伸向流通、技術開發等領域,這無疑給本土企業造成極大的沖擊。本土企業如果對這些挑戰認識不足、把握不準、應對不當,就有“出局”的危險。
本土企業要突出重圍,需要“走出去”,要揚帆出海。
面對危機與挑戰,本土企業沒有退縮的余地,只能迎難而上。“兵臨城下”就要突出重圍,當務之急是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與國際大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到“海外”去“攻城拔寨”。其次,要提高企業的綜合經營能力,生產系統、技術開發、市場開拓、資源整合等都要更上一層樓,以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要找差距,找不足,以趕超國際大企業。同時,要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國際企業相比,本土企業在國內市場的開發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做到“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于“做世界的美的美的”,何享健強調:
在每個美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希望建立一個“中國的世界性品牌”。實現這樣這樣一個夢想,是美的的所處的時代大環境和使命感所驅使的。美的人一定要爭當時代先鋒,創建世界美的。
2.美的戰略目標(2011年至2015年)
2015年,“再造一個美的”,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位列全球白電前三強,躋身世界500強企業。
戰略目標是指企業在中長期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為企業提供了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只有保證了向企業發展方面前進過程中每個階段的速度與質量,愿景才有可能逼近或實現。美的未來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發展目標呢?
美的一直比較注重戰略目標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牽引作用,在美的,戰略目標是美的所有經營管理工作的起點,美的的經營管理工作就是從制定戰略目標開始的。美的發展歷史上很早就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而且每個發展階段都制定相對明確的戰略目標,美的的戰略目標普遍比較穩健,要求必須有發展,但不能太激進。
1995年,美的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制定了《1996-2000年美的集團九五規劃》,明確九五末期,即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
2000年,美的集團實現銷售收入為105億,遠遠超額完成了九五規劃要求的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的戰略目標,但美的并沒有滿足于現狀,制定了更高要求的未來五年戰略目標。美的2001年初公布的《2001-2005年美的集團十五規劃藍圖》,明確了美的未來五年里集團的總體目標、業務經營目標、職能目標及現有業務發展戰略、國際發展戰略、新產業發展戰略;美的集團將秉承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的宗旨,追求持續不斷的穩定增長,成為國際知名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到2005年,集團主要業務總收入達到390億元,年均增長30%,并繼續保持美的現有的核心能力和長期競爭優勢;同時,十五規劃從管理機制與模式、成本策略、質量策略、研發策略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策略配合,并建立戰略評估與控制機制及戰略評估的組織保障。
2005年,美的實現集團營業收入456億元,超額完成5年前規劃的390億元戰略目標。美的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制定了穩健的發展目標。2005年底,美的制定《美的集團“十一五”戰略發展規劃》,描繪美的發展宏偉藍圖:“展望未來,美的集團將繼續堅持有效、協調、健康、科學的發展方針,形成產業多元化、發展規模化、經營專業化、業務區域化、管理差異化的產業格局,擁有健康的財務結構和明顯的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并初步具備全球范圍內資源調配使用的能力。力爭在2010年成為一個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出口50億美元的世界級消費類電器制造企業集團,進入白色家電前五”的戰略目標。按照美的十一五發展目標,這五年的年均發展速度為16%,是一個相對穩健的發展目標。
2010年10月29日,美的集團在最新落成的總部大樓前隆重舉行盛大典禮,熱烈慶祝“美的銷售突破千億暨總部大樓落成”。在慶典現場,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表示,截至2010年10月,美的集團實現銷售收入已達1000億元 [1] 。對于未來,美的已確立了一個宏偉的新五年規劃。《美的集團“十二五”戰略發展規劃》表示,美的集團將通過持續穩健發展,打造成為全球化、科技化、適度多元化的具備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企業集團,到2015年,實現“再造一個美的”的戰略目標,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力爭進入世界500強,成為全球白色家電前三位、受人尊重和信賴的、具有全球競爭能力的企業集團。
從美的發展過程中的戰略目標來看,美的先是制定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戰略目標,然后通過美的人的集體努力,提升了企業能力,實現了戰略目標;接著,又制定新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戰略目標,然后再通過美的人的集體努力,再提升企業能力,實現戰略目標,以此往循環。這種制定戰略目標的模式為,先制定高于現有能力的挑戰性目標,牽引提升企業能力,再制定高于新能力的挑戰性目標,再次牽引提升企業能力,目標提高,企業能力跟著提升。
3.美的業務戰略
業務戰略指企業中長期如何選擇業務以及如何競爭來實現發展。業務戰略為企業提供了發展點,只有企業選對了業務,才能有真正的發展點支撐企業的發展速度與質量,戰略目標才有可能實現。企業的發展點主要通過產業戰略、區域戰略、客戶戰略和產品戰略等業務戰略來實現。美的的業務戰略是什么呢?
(1)產業戰略
第一,實行以家電產業為核心的相關多元化戰略,概括為以來幾點:一是以家電產業為核心,推行相關多元化戰略;二是適度探索家電產業外發展,為美的未來儲備新的發展點;三是家電產業實行專業化、規模化;四是實行家電產業中各子產業的資源(如品牌、渠道、技術等)共享。
第二,采取前向一體化戰略,介入產業價值鏈核心環節(空調的壓縮機、微波爐的磁控管),力爭產業價值鏈的“鏈主”。
美的早在1980年時,國內電風扇熱銷,美的進入電風扇業,很快成為了電風扇業的老大。1985年,國內空調市場啟動,開始進入空調業。1990年,國內空調業興起,美的加大了空調投入,建設年產20萬臺空調生產基地。早期的美的主要圍繞制冷業發展。
1994年后,美的全面進入家電行業,在大力發展空調產業的同時,也開始研發、生產電飯煲、微波爐、飲水機、IH電飯煲、洗碗機、洗衣機等等產品,并大力發展空調、小家電產品,很快成為中國小家電的龍頭企業,成為空調行業的三強企業。到2002年止,美的整體上是實現家電產業相關多元化戰略。
2003年后,國內汽車、房地產熱,美的也未幸免,在大力發展家電業相關多元化產品的同時,逐步進入了汽車、房地產業,做了全面的家電產業規模化基礎上的多元化產業戰略探索之路。2008年,美的宣布停止汽車業發展,確定支出多元化發展道路。
從目前來看,美的近5至10年的產業戰略整體上是以白色家電產業為核心的相關多元化戰略。美的在產業選擇上集中于白色家電及其相關領域,美的將企業的主要資源投入到自己最擅長的白色家電行業,在白色家電里深耕細作。美的的并購戰略原則很明晰,決不亂搞多元化,多元化只是與白電相關的多元化,美的多次在并購都取得了成功。
在堅持家電產業為核心的基礎上,美的適當地探索其它行業的發展,進入了汽車、房地產等產業。但對于汽車、房地產等產業的戰略定位,美的只是適度的探索,以求培育新的戰略發展點。在已有房地產領域的發展,美的整體的戰略投入是適度的,美的成立美的房地產集團,讓其發展上是相對獨立的。在汽車產業的發展上,美的雖然最終失敗了,但這并未對美的整體發展造成太大的影響。
在家電產業的發展上,美的推行專業化、規模化。美的業務領域進入的時機上,一般采取跟隨戰略,但一旦確定要做好,美的就會全力投入,在縱深領域將業務做深做透做專做到極致,這類似于通用電氣公司的前CEO杰克·韋爾奇的“數一數二”戰略原則。美的從電飯煲、電風扇起家,延展到電磁爐、微波爐等小家電,并逐步推進到空調、冰箱等大家電領域,也從原來的電飯煲、電風扇等小家電冠軍朝著家電“全能王”的目標邁進。現今的美的,小家電中國第一、家用空調全球前二、中央空調中國第一、冰箱和洗衣機均為行業前二、飲水機電飯煲電磁爐等內銷和出口均列第一。
美的在產業選擇上集中于白色家電及其相關領域,而一旦選擇進入,就在專業化、精細化的前提下,穩步進行產業內部的縱向和橫向擴張,美的將此稱為“在適度相關多元化之下的絕對專業化”。
隨著美的經營領域的逐步擴張,美的在推行空調、冰箱、洗衣機、小家電等多個子產業在品牌、渠道、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共享,產生了多個子產業的協同效應。
在產業競爭方面,美的采取前向一體化戰略,介入產業價值鏈核心環節,力爭產業價值鏈的“鏈主”。例如,在空調產業,美的通過收購東芝萬家樂,進入空調產業的關鍵環節,即空調壓縮機的研發與制造,構建了一條縱橫兩線深度發展的空調產業鏈條,形成了從最上游的電控件到空調電機、再到空調壓縮機、直至空調整機的縱向產業鏈。通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控制,美的在吃盡整個縱向產業鏈利潤的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終端市場價格變化帶來的盈利風險。
美的的發展更多采用了并購方式來實現,而不是大部分企業采用的新建擴建方式。這種并購方式一方面降低收購風險和學習成本,另一方面也為以后的發展爭取了時間。美的通過收購華凌進入了冰箱產業,并購榮事達則擴張了冰箱產能,同時切入了洗衣機業,收購小天鵝則能幫助美的確立洗衣機的行業地位,收購重慶美通則讓美的一舉奠定國內中央空調行業的龍頭地位。
(2)區域戰略
第二,鞏固原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OEM業務;
第三,以東盟為切入點,逐步擴張巴西、中東非等發展中國家,推行自主品牌。
美的涉及家電、地產、汽車等產業。每一產業都有相應的區域、客戶、產品戰略。鑒于篇幅的原因,我們不一一介紹,把重點放在其核心產業——家電產業方面。
在國內區域市場發展方面,美的重點搶占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為實現國內區域市場發展目標,美的推行了以下幾大戰略措施:(1)進一步推動國內銷售公司的實體化運作,建立空冰洗產品綜合銷售公司,繼續細化經營主體;(2)全面推進專賣店建設;(3)深入推動“千縣萬鎮工程”項目,大力拓展鄉鎮市場渠道網點提升了美的品牌在鄉、鎮市場的影響力;(4)以創新的服務理念、繼續推進“全滿意工程”,完善的服務機制打造市場服務口碑,不斷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
在國內區域生產方面,為滿足市場的需求,美的將建成有效覆蓋華南、華東、華中、西南、華北五大區域市場的九大區域制造基地,逐步完成邯鄲空調、荊州冰箱、蕪湖整體機和壓縮機、華南空調、冰箱基地、中央空調華東基地等六大基地項目,鞏固規模優勢。
在國際化方面,美的的整個國際化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做世界工廠,不強求把美的品牌推到全球,但在中國打美的品牌;第二步,參股或控股一家國際的二線品牌;第三步,最終成為全球的品牌運營商。
就目前而言,美的已經實現了國際化的第一步,正尋求國際化的第二、三步,美的正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國際化自主品牌與OEM(貼牌生產)模式的沖突。美的要在國際上創立自主品牌,國際品牌必然會通過新生活OEM訂單來打壓美的。同時,美的已形成了巨大的基于產業價值鏈的產能,而這種產能很大一部分是基于OEM的。因此,美的既要鞏固原有的OEM業務,同時又要在全球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美的近年的國際化戰略鞏固原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OEM業務,并以東盟為切入點,逐步擴張巴西、中東非等發展中國家,推行品牌國際化,提高自有品牌的比重。目前,美的在國際化戰略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戰略措施:(1)持續完善海外營銷機構與制造基地布局,通過獨資與合資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營銷機構;(2)進一步下發經營管理權限,進行國家公司的實體化運作,激發經營活力;(3)強化與國際戰略伙伴的合作,拓展新興市場,推動新興戰略市場國家工廠的收購或合資設立,完善全球制造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