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
越來越多的企業陷入一種發展困境,企業長期處于低利潤、無利潤甚至虧損狀態;企業發展緩慢、停滯不前、走向衰退,甚至倒閉破產。企業曾經采取的以價格戰、功能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品類戰來獲取競爭優勢的競爭戰略再也不管用。企業該如何解決這些發展問題,實現企業的快速持續發展呢?著名戰略專家唐東方提出的發展戰略框架,將為你提供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考框架和方法。
在發展戰略框架中,戰略包括愿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四個部分。愿景是企業發展的起點,它指引了企業發展方向;戰略目標是企業發展的要求,它是明確了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業務戰略,包含產品戰略、客戶戰略、區域戰略和產業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手段,它指明了企業發展點;職能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支撐,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發展能力。整個發展戰略框架是圍繞企業發展構建的,下面分別來闡述它們。
1.愿景:指引企業發展方向
企業戰略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企業愿景指引了企業發展的發展方向。
愿景是什么呢?愿景是指企業渴望實現的未來景象,是企業對未來長遠發展方向的謀劃,它回答的是“企業在未來將成為什么樣的企業?”。愿景反映企業對長遠未來的一種期望,一般考慮10年以上,或者20年左右的時間。
愿景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目標、理想、愿望,以及企業自我設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明確指定企業在未來社會范圍是什么樣子及達到什么樣的狀況。其“樣子”的描述主要從企業對社會的影響力,在市場或行業的排位,與客戶、股東、員工、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來表述。一般來說,企業愿景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為之努力的(主動的)、通過努力可以步步接近的(可接受的),一個“膽大包天”的夢想。
愿景反映了企業對長遠未來的追求與理想,愿景表達了企業對于未來的夢想、憧憬和渴望,對企業發展起著重大的指引作用。愿景正如企業前行的燈塔,企業在撲朔迷離、變化莫測的市場大海中航行,需要燈塔的才不會迷路,才會即使處境兇險,仍然信念不滅、信心不減,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走得更遠。
愿景是企業員工腦海中真正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而不僅僅是文字所描述的景象。真正的愿景是員工對企業未來的憧憬、是渴望實現的愿望、是畢生為之奮斗的夢想。愿景描繪了企業令人向往的未來,是企業長期恪守的奮斗目標,是企業戰略的方向舵,它指明了企業的發展方向。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Peter Senge)被譽為學習型組織理論之父,他在《第五項修煉》中把“建立共同愿景”作為企業的五項修煉[1]之一。圣吉認為,在人類群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發出這樣強大的力量。尋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于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
“如果有任何一項領導的理念,幾千年來一直能在組織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擁有一種能夠凝聚、并堅持實現共同的愿景的能力。一個缺少全體衷心共有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的組織,必定難成大器。”
“有了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大家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不是因為他們被要求這樣做,而是因為衷心想要如此。”
美國管理學家加里·胡佛(Gary Hoover)經過30多年的潛心研究,發現了企業家開啟成功大門的真正“密碼”——那就是描繪愿景。胡佛在《愿景》[2]一書中指出:“偉大的企業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們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將洞察力與策略相結合,描繪出企業獨一無二的愿景。”
“愿景概括了企業的未來目標、使命及核心價值,是企業哲學中最核心的內容,是企業最終希望實現的圖景。他為成功點亮了一座燈塔——愿景,讓我們看清楚,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追隨,而往往是與眾不同。”
偉大的公司都會制定遠大的企業愿景作為特別有力的機制來刺激企業進步。遠大的愿景可以促使大家團結一致集中于這種偉大的目標,激發所有人的力量。亨利·福特在100年前就提到福特的愿景“使每一個人都擁有一輛汽車”,最終通過引進流水線,降低成本,實現了福特公司的愿景。微軟二十多年前的愿景是“計算機進入家庭,放在每一張桌子上,使用微軟的軟件”,微軟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最終實現了這個愿景。萬科十年前就明確了萬科愿景:“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跑者”,萬科人在萬科愿景指引下,共同努力邁上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階梯,目前正在向更大的成功階梯邁進。
我們下面來看看一些知名企業的愿景。
【示例1-1】
部分知名企業愿景
◆蘇寧電器愿景
打造全球化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
◆國美電器愿景
成為全球頂尖的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連鎖零售企業。
◆華為愿景
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美的愿景
做世界的美的。
◆格力愿景
締造全球領先的空調企業,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
◆金地愿景
以品質提升價值,做中國最受信賴的地產企業。
◆東方戰略愿景
成為中國咨詢行業領航者。
◆蘋果電腦愿景
讓每人擁有一臺電腦。
◆麥當勞愿景
成為世界最佳用餐經驗的快速服務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