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股東回報率是需求和代價之間的一個平衡,我們把股東回報率看作是企業經營的方向盤。同時我們需要掌握好三個控制杠桿,企業三個杠桿的作用力,實際上是為領導者設計的。一個很好的企業管理者,要學會平衡這三個杠桿,開車開的好,不是只會踩油門,也不是只會踩剎車的人最好,而是這三個動作做的越協調越好,這就是開好車的關鍵。
有一天下午,我和幾位企業家朋友邊喝茶邊聊天。在談到企業價值的時候,他們都認同一個企業的價值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產品市場的價值,另一部分是資本市場的價值。
這時候其中一個企業家說,這兩個市場價值的組合就是企業的總利潤。
另一個企業家立即反駁說,產品市場的價值、資本市場的價值,包括企業投入的成本,所以企業的價值應該是企業總的營業收入。
也有人執意認為企業的價值是資產總額,大家此時開始議論紛紛,爭論不休。
企業價值的衡量標準
有些企業家經常向我抱怨,他們投資的一個企業,好多年都沒有拿到錢回來。企業是發展的越來越好了,規模也越來越大了,但這些股東內心很難受,到底我們去投資和經營這個企業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連續十年都沒拿回來錢,每個月只不過領取了一些生活費用,說明企業僅僅賺的是一個形象的提升、一個發展的前景或者規模的擴張。這個時候也許就有人向你提出收購的建議了,如此就等于把自己的孩子賣了出去,我們的內心又開始掙扎,十多年的辛苦又是為了什么?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企業家自己的心里就有了不同的衡量的標準。
我們企業家經營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把企業當成老婆養。假如你把你的企業當成一個老婆在養的時候,你就會這樣想,這是我的,不是你的,這是我老婆。因此這個時候你有非常強的占有欲。
第二種是把企業當成孩子養。當我把企業撫養大了,我老了的時候,你要撫養我,要贍養老人。這個時候你也會感覺到,未來如果這個孩子不贍養你的時候,你會怎么樣?你心里會極大的落差,這個落差又會影響到你經營企業的想法。
第三種情況是把企業當豬來養。實際上他做的標準是把企業當豬在養,豬養大了就要殺,就是為了能夠實現最大的價值。
我們很多的民營企業家辛辛苦苦把孩子撫養成人,把一家企業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到了一定階段當這個企業做不上去得時候,他要選擇標準,到底是要跟別人一起把企業做大?還是僅僅的抱在自己的手上當老婆來養?這個時候對企業的發展標準就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也就是能不能看清楚,企業的股東回報合不合適?股東回報能不能來彌補當初所付出的精力?或者是當初資本投資的風險?或是財富起初投資積累的速度?這些都可以讓我們拿來考核。今天我們來思考這個問題,一個企業家的成功標準就是他的股東回報率,也就是說你拿了多少錢,賺取了多大的財富。
股東回報率
為什么今天有些企業,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呢?是因為它只關心營業額,看到可觀的營業額數字而沾沾自喜。
為什么有的企業會發生過度成本呢?是因為它只關心單一利潤,從不在乎企業的運營成本,比如說水、電、管理費用等。
那為什么我們要最關心股東回報率呢?
股東掏出去的錢,叫權益;公司最終分配給股東的,是利潤。股東分到的利潤,除以股東的權益,這就是股東回報率。
我們來打個比方,大家都知道怎樣去做才能把車開的更好。如今我們這么多人都會開車,那開車到底難不難?不難。因為你會開,所以你說不難,不會開的人,就會說這好像挺難的。這么大的一個家伙如何能夠游刃有余地駕駛呢?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開車要經過訓練實戰。經過訓練,駕駛員就能對最基礎的技能有一個掌握。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發現開車總是有幾個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踩油門、剎車、掛檔離合器,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方向盤。如果我們把一個企業比喻成一輛車,這部車開的時候需要一個穩定性的方向盤。雖然你開著一輛很好的車,但方向盤把不穩就會出事故,甚至有掉下懸崖的危險。因此,一個企業的經營,車子再好,方向盤不穩,天天瞎轉亂碰,企業也是做不好的。這就說明一個道理,我們經營企業就是把握一個方向盤穩住回報率。這就需要企業的領導人,控制住方向,把握住未來,一定要清楚要到底是什么,這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的人都在努力的向別人表述我們做什么,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做什么反而不重要,你要什么更重要,也就是要把握住企業經營的方向盤——股東回報率。
我在北京曾經買了一套房子,房價總共是127萬。我把這個房子賣掉價格是200萬,那么我到底賺了多少錢?我把它房子賣出去是200萬,買的時候花費了127萬,大家可能馬上就能得出來賺了73萬。那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我是貸款買的房子,總共貸款20萬去付了房子的首付款。實際上我是用了20萬的貸款的錢,賺了73萬。這里面隱藏著一個非常好的理念,用20萬去賺了73萬,我的股東回報率是三倍以上!
用杠桿撬動業績
什么叫杠桿,就是一個地球,給你一個支點,你可以撬動地球。在企業的總資產中,股東自己投入的那一部分,叫股東權益。通過這部分權益,就能通過舉債等手段去撬動更多的資產,從而獲得高額收益率。這里要注意一個問題,即使你的公司是賺錢的,但是債權比例也不要超過70%、80%。也就是說這個地球不要太大,你才有可能去撬動它。假如地球太大,企業借款太多,十有八九你就被地球撬起來了。
你可以撬動地球,前提是地球不能太重,因此杠桿的作用力要合理。
我們總是對企業的業績非常的無奈,我們總是在拼命的努力,但是業績總是不那么好,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們業績沒有像我們預想的那么好?這就是我們應該正確地學會使用企業杠桿的作用力。
股東回報率是需求和代價之間的一個平衡,我們把股東回報率看作是企業經營的方向盤。好比在開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掌握汽車的盤。同時我們還需要掌握好三個控制杠桿,也就是企業的市場杠桿、管理杠桿和財務杠桿,打個比方,市場杠桿是油門、管理杠桿是離合器、財務杠桿是剎車,只要掌握以上四個東西:油門、剎車、離合器和正確的方向盤,你就會發現,開車原來是那么的簡單。經營企業也是如此。在這三個杠桿中,銷售利潤率代表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代表著企業的管理能力,財務的杠桿作用力則是企業的資本能力,要提高股東回報率,到底要利用哪根杠桿是需要我們想清楚的。
因此,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領導者要學會使用三個杠桿作用力。企業三個杠桿的作用力,實際上是為領導者設計的。一個很好的企業管理者,要學會平衡這三個杠桿,開車開的好,不是只會踩油門,也不是只會踩剎車的人最好,而是這三個動作做的越協調越好,這就是開好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