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任職資格管理和應用
第一節:應用于培訓管理
現代企業要獲得有效發展,必須要配置符合戰略要求的人才,企業獲取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按照戰略對人才的要求,引進“短缺人才“,以快速滿足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別一種方式則是依靠強大的培訓開發系統自行培訓制造人才,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就目前企業普遍行為而言,通過自行培育滿足戰略對人才的需求已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
所以,企業如果要自行開發與培養亟需人才,就必須建立有效的培訓開發系統,并與人力資源其它子系統有效銜接。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培訓開發系統的先導作用,并有效滿足戰略對于人才知識結構、技能、素質和職業化的要求,才能真正發揮培訓的作用。
而企業培訓開發工作要做好,則必須與任職資格系統、職業化行為評價系統、潛在職業素質評價系統等形成有效的互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所開發的培訓課程有的放矢。
下圖是比較通用的培訓學習體系模型:
整個培訓學習模型包括三個層次,分別為規劃、執行和評估三個層次。其中規劃層面指要根據企業現在和未來的要求,挖掘培訓需求,并且根據培訓需求規劃出培訓供給,對培訓課程和培訓組織做出有效規劃。第二層次是執行層次,指根據培訓規劃組織具體的培訓措施。第三層次是評估層次,根據培訓的實際效果實施培訓檢測與評估。同時評估的結果又將指導培訓的規劃。
一、企業培訓現狀分析
對于培訓進行規劃,首先要對企業自身的培訓現狀進行分析,只有找到企業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給予有效解決。一家企業培訓現狀如何,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和總結:
Ø 培訓是否和公司的戰略、文化和經營管理現狀相吻合?
Ø 培訓和員工的職業生涯和發展是否脫節?
Ø 培訓組織和運行是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培訓效果很難顯現?
Ø 對培訓的產出和結果是否沒有評估,對培訓的認識是否存在誤區?
Ø 培訓和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以及其它模塊是否有效結合啦?
Ø 培訓體系和培訓資源是否存在不足的現象?
從上述幾個方面對一家企業的培訓體系進行有效的剖析,就能發現企業培訓體系、培訓運行、培訓效果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通過對眾多企業培訓現狀的總結,中國企業大多部在培訓上存在以下一些通病。
1、將培訓等同于培養,對于培訓的內容容易趕時髦,社會上流行什么課程就不加選擇的組織培訓,并且填鴨式培訓占多數。為解決這問題需要明確培訓需求,制定相應的培訓規劃。
2、培訓的前瞻性不強。不能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未來對員工能力的要求組織培訓,而是出現了問題或為實現戰略目標出現能力缺口時才組織培訓,通常為事后培訓或被動式的培訓。這種情況通常是培訓需求不明確或培訓規劃缺失所導致的。
3、因為沒有建立任職資格體系或者有體系但沒有實施有效認證,導致不清楚組織需要員工具備何種能力,更不清楚員工能力上的短板,這樣導致培訓的針對性不強,不能及時提升員工最亟需提升的素質和技能。
4、對員工的培訓效果以及員工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缺乏必要的監督和反饋。
上述四方面存在的問題要解決,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明確培訓的需求,并且根據培訓需求組織培訓課程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