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的發展,建筑企業人數、施工能力、經營規模不斷的擴大。國內建筑企業施工產值逐年上升,企業在獲得巨大利潤的同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設備管理、技術資源管理、項目管理能力等面臨極大的考驗、項目安全、質量、進度、成本控制難度越來越大。目前國外的企業將企業標準一切工作的依據,將企業所有的活動納入到標準化的軌道中,這些是值得國內建設企業借鑒的。
一、建筑企業實現標準化的作用
企業管理的基礎。標準化是協調企業各部門、各環節之間關系的重要保證。現在企業的生產是建立在先進的技術,嚴密分工和廣泛的協作上的,它們之間的銜接只有通過標準化來引導和約束,才能保證建筑企業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高效的運轉。
提高建筑企業產品質量。通過標準化建設,對建筑企業的項目管理過程和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標準化,避免出現操作過程和步驟的混亂,從而提高單位產量,減少不必要成本的損耗。標準化合理歸納和簡化管理過程,控制多樣化和復雜化,實現施工過程的安全高效,保障操作人員人身和設備安全,提高產出效率。
實施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的依據。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創新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建筑企業需要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并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但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需要以標準化為依據,脫離的標準化的創新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無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二、明確標準化體系,建立完善的企業標準化體系
企業標準化管理體系涉及到了企業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職業素質標準、崗位職責標準、崗位考評標準、企業全面形象管理、組織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研發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物控管理、營銷管理、經濟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業管理運行較為完備的制度體系,為企業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施工管理企業面臨的標準化問題是:建筑施工企業在各項企業職能管理和項目管理上都有很多的管理手冊和規范文件,但缺乏系統的梳理,其中可能存在同類事件在不同文件中重復出現,甚至可能沖突。在企業職能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具體執行方面,很多仍然是憑經驗和感覺,這在項目管理中尤為突出。
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保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維持最佳的狀態,建立、完善和實施企業標準體系是尤為重要的活動。建筑企業標準化的建立要根據建筑企業自身的特點和企業內部結構,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管理要求,有效的組織,協調,推動企業標準化體系的有效運轉。企業標準化體系的建立以技術標準體系為主體,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相配套,包括企業標準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內的企業標準體系。
三、加強員工標準化培訓,將標準化深入人心
在標準化的建設中,一些領導不了解也不重視標準化建設,標準化人員素質無法較低,沒有熟練掌握標準化基礎知識,更無法將標準化應用到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和管理中。因此標準化建設需要企業全員的參與,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完成標準化的制度的編制,這就需要建筑企業加強員工標準化培訓,提高全體員工標準化意識。針對不同的對象,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
一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加強學習國家有關標準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不斷補充標準化相關知識,特別是經營和管理方面的業務知識,要求通過培訓使他們熟悉這些基礎知識,熟練掌握管轄范圍內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并能貫徹和運用。
二是標準化人員:必須加強學習熟悉本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狀況,并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同時還要掌握國家有關標準化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了解標準化的基本知識,。
三是一般管理人員和現場工作人員:對他們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并能夠熟練運用與本職工作有關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四、企業標準建設實施的動態管理
將標準化建設作為企業員工的工作任務之一,將標準化活動過程結果和執行程序文件時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通過檢查證實企業標準體系是否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為保證標準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可以組成標準化小組,對企業各單位或各部門標準化的實施情況和標準化的工作計劃進行檢查,并形成結果文件。當發現問題時要及時糾正或采用預防措施,。通過標準化建設的動態管理,加強標準化體系文件的落實,把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當出現問題時,明確由誰負責,減少一件事情多方扯皮,或相互推諉的現象;及時發現建筑企業在中出現的問題,為體現改進提供依據。
四、結語標準化建設是一個持續改進和完善的過程,企業只有不斷的改進企業管理中不適應市場需要的地方,才能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保證企業生產和經營管理協調一致,才能更好的和國際接軌,更好的參與到國際貿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