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老師于2010年提出“打靶營銷”競爭模式及操系統。“打靶營銷”是繼“定位”理論后,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品牌營銷競爭新模式,對于快速成長的中國品牌具有極強的理論指導意義及實戰價值。
眾所周知,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對生死冤家糾纏多年,因為廣告語、配方、紅罐、商標權等紛爭不斷。最近這兩個品牌再次“上火”,這一次是因為廣告語案杠上了。
從加多寶涼茶官方網站看到,加多寶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指出:“怕上火喝XXX”廣告語由加多寶首創且持續使用。如今最高法一紙裁定,意味著加多寶重獲“怕上火喝加多寶”使用權。那么,品牌該如何做好“一句話營銷”?
1、好的Slogan讓人念念不忘
為什么王老吉與加多寶對這句slogan如此糾纏:
一是“貴”。正所謂“一字值千金”,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加多寶自稱為“怕上火喝XXX”廣告語累計投入了38億元。誠然,砸出去的不僅僅是錢,還是構建用戶心智的成本。市場是檢驗廣告的唯一真理。一句廣告語只有不斷傳播,積累用戶心智這一環節到一定程度,才能搶占終端。加多寶過去大規模投放廣告進行飽和攻擊,早已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壁壘。
二是“好”。“怕上火喝加多寶”短短7個字濃縮了精華,不僅戳中用戶怕上火的痛點,并且給出了消除恐懼的方案,高效傳遞了加多寶的使用場景和功效,構建“上火=加多寶”的消費場景。 作為一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加多寶也用廣告語案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好文案,一句話就夠了,它可以為品牌實現“一句話營銷”。相反如果文案力不足,砸再多錢都是徒然。
2、加入「我」:與我有關才是事
就是圈住特定的對象來溝通,讓人覺得與自己有關,進而產生感同身受。這樣可以為用戶賦予“主角光環”,不會讓文案與用戶擦肩而過,而是跟他們產生雙向互動。例如RIO微醺聯合周冬雨拍攝的《走在雨中》,一句“終于,我把自己還給自己了”濃縮了廣告的精華——一個人喝酒,做回最真實的自己。該文案不僅營造了一人喝酒的場景,還強化了“RIO微醺=一個人的小酒”的產品定位。
3、加入「語感」:營造節奏快感
一句優秀的文案,必然是利于傳播。這就需要我們有節奏感強的文案,所以不妨像唱歌一樣去寫文案。以B站短片《后浪》為例,最后落版的文案“奔涌吧,后浪”,就是一句富有節奏感的文案,契合了我們日常說話的語感。同理,健身平臺KEEP去年推出的《怕就對了》廣告,其中的“怕就對了”,就像是脫口而出的口頭禪,朗朗上口,讓人記憶深刻。
4、加入「效果」:說出你的好處
人都是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嘗試在文案加入產品效果,給用戶打下一針強心劑,讓他更好地平衡利弊。比如京東過去提及的“多快好省”。還有每日優鮮主打的口號“最快30分鐘送達”,給消費者清晰傳遞明確的利益點,就是配送夠快,速度有保障,瞬間消除用戶對于配送過長的顧慮。對于一些消費者來說,比起介紹產品功能,他們更關心“我能獲得什么”。
5、加入「真話」:講出大家心里話
奧格威曾經說過——“廣告應該說真話” 。假話雖然動聽,但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真誠,以品牌的名義講出大家的實話,可以更容易引起共鳴,還可以借此表現品牌真誠的一面。不華麗,不浮夸,是真話的正確打開姿勢。例如:寶潔近兩年母親節主題“愛在日常,才不尋常”。其實寶潔點出了很多人母親節只是線上過節,告訴消費者最好的關愛,應該是重在日常陪伴。
6、加入「感官」:把五感體驗融入文案
所謂五感,就是聽覺、味覺、視覺、嗅覺,觸覺。從感官角度出發創作文案,如同給你的用戶現場直播,喚醒他們的五感記憶。而這種方法更適合用于寫美食、飲料文案,讓人一看就覺得文案“下飯”、“好吃”。最經典的莫過于M&M's的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7、加入「故事」:學會講好聽故事
愛聽故事是人之天性,富有故事感的文案因為擁有生活的樣子,可以增加文案的煙火氣。在用文案講故事這一點上,最擅長的就是支付寶、江小白和方太,總能用一句話包裝一個故事,觸動人們對于身邊熟悉事物的聯想。江小白最近出的“云畢業”文案,就是鎖定畢業故事場景,以打包行李的畫面傳遞畢業的不舍,滿滿的故事感。
8、加入「比喻」:幫助消費者腦補
用好比喻的關鍵,是對生活同類事物有洞察,才能對熟悉的事物信手拈來,幫助用戶進一步理解文案,更好地腦補畫面。就像方太“蒸汽放映廳”的兩組文案,把夫妻關系經營比喻做“火候的把握”,比喻成“水與火”,看好火候、水火交融才能相處融洽。
總結:
一句好文案,必定是經過千錘百煉推導出來的。好文案并不需要太長,關鍵是怎么用一句話,就能說到消費者的心坎里。句句有理,句句有力,才能將品牌敲進用戶的心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