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標--對每個維護點逐個制定標準。如間隙、溫度、壓力、流量等。
定期--確定檢查周期。
定項--確定檢查項目,每個點可能檢查1項或多項。
定人--由誰來進行檢查,是生產工人?還是檢修工人?還是點檢員?
定法--規定檢查的方法。是人工觀察?工具測量?還是普通儀器?精密儀器?
檢查--檢查的環境、步驟要有規定,是在運行中檢查?還是在停機時檢查?解體是否?
記錄--檢查時作好記錄,并且按規定格式填寫清楚。要填寫檢查數據以及與標準的差值、判斷印象、處理依據,檢查者要簽名,并且注明檢查時間。
處理--檢查時間能處理和調整的要及時進行處理和調整,并且把處理結果記入處理記錄,沒有能力和條件的要及時報告有關人員,安排處理。
分析--檢查記錄和處理記錄要定期進行系統分析,找出薄弱的維護點,提出改進意見。
改進--對檢查及記錄分析暴露出來的問題要進以徹底消除薄弱環節。
評價--任何一項改進都要進行評價,看其經濟效果如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
點檢的6個要求:
因為點檢員是設備管理的主要把關者,其工作態度、工作作風以及工作規范程度,直接影響設備點檢工作的質量。所以提出如下要求:
點檢記錄--要逐點記錄,通過積累,找出規律。
定標處理--處理一定要按照 標準進行,達不到規定標準的,要標出明顯的標記。
定期分析--點檢記錄要至少每月分析1次,重點設備要每一個定修周期分析1次,每個季度要進行1次檢查記錄和處理記錄的匯總整理,并且存檔備查。每年進行1次總結,為定修、改造、修正點檢工作量等提供依據。
定項設計--查出問題的,需要設計改進,規定設計項目,按項進行。
定人改進--任何一項改進項目,都要定人,以保證改進工作的連續性和系統性。
系統總結--每半年或1年要對點檢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和評價,提出書面總結材料和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