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筆者有一營銷戰略模型,即遵循“系統環境特征,新發展要素變化,邊界系統反饋”。近日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舒適家居分會會長宋為民及舒適家居分會專家組的“長三角調研”,在與包括舒適家居業的愛康、A貓、好享家、博韜、生普、斯鉑瑞、金螳螂等舒適家居企業的座談中,一個突出的感受是這些企業的創新無時不在,筆者觀察其創新的背后更折射出“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的哲學。
風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間。歐美八、九十年代和迄始以南京企業為代表所推出的“舒適家居”,在今天以“室內環境品質”的邏輯下,原有僅僅的整合、集成恐很難適應行業發展的需求,行業或需尋求新的發展視角和構建新的商業生態。
“舒適家居”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厘清這個概念或尚需時日,更需要“上下同欲者勝”的共同努力。筆者曾撰文,認為“舒適家居”它是一個集合體,它是一個以消費者的品質體驗、人文感受的一種心智模式。從營銷角度去看,它揚棄了我們過去傳統思維上一個公司經營產品線,多數是靠物性相近和技術的關聯,而它是以一種遵從客戶價值,基于客戶消費的升級,滿足顯性需求和挖掘隱性需求的一種顛覆創新,是一種客戶價值再定位、盈利公式、關鍵客戶資源、銷售集成體系全新跨界的商業生態。
遵循宋為民會長、劉浩秘書長在舒適家居分會成立以及后續的相關舒適家居白皮書編制工作提出的要求,調研期間,筆者提出舒適家居“橫跨文理、融會中西,涵養生態,集聚要素”意涵的拙見。
從“整體關聯、動態平衡”的哲學視角看,“文”、“理”和“中”、“西”互為動因,“生態”和“要素”藕合共生。
“橫跨文理”。“消費升級”背景下,“舒適家居”,不僅是物性產品的堆砌,而應有滿足心理層面的人文體驗。既強調包括室內環境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新風量,水的PH值等“硬科學”的評價體系,更要有“人生、人文、人倫、生命、生活、生態”的“軟科學”支撐。
思想家培根在《論真理》中有一句哲學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人存在時萬物存在,人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培根所說,萬物唯一的標準是“人”,一切都因討好了“人”而存在。你討好“人”的程度,決定了你存在的價值。產能和商品過剩下,商業本質正在從“買賣關系”過度到“服務關系”。未來的商品必須體現對人的尊重與關注。消費者需要從對產品的滿意感轉型為精神層面的滿足感。舒適家居的終端店鋪需要通過設計、科技、創新等各種手段,來創造體驗升級,商家的文化、創新、體驗及情懷,都將英雄有用武之地。
筆者在斯鉑瑞展廳看到了創始人吳志元2000年銷售的第一臺壁掛爐,以及其感人的客戶故事。筆者認為,故事是性價比極高的經營利器。人類的大腦天生的容易記住故事。故事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為故事總是能使人聯想起畫面,也就是具有所謂的畫面感、場景感。
“融會中西”。規劃舒適家居的行業發展方向,筆者認為需研究其行業發展的背景和行業發展的歷程。“舒適家居”由“西”(歐美所謂的“八大系統”)的啟蒙而來,而在當下又必須融入“中”(智慧、共享經濟)的特質。筆者以為,其中智慧的張力在其互聯網、物聯網和腦聯網。
實際上今天以互聯網、物聯網和實體店融合的O2O已進入“下半場”。漏斗已死,圈層方興。營銷的本質在于對流量的截取和使用,最終在流量上實現的效果轉換(ROI) 。O2O的核心要素:“產品”(實體店的產品觸摸感)、“內容”(吸引精準流量)、“互動”(社交分享機制)、“廣告”(有機整合,內容互動形成)。
調研期間,我們在好享家的展廳看到了人與機器的溝通,這或是“舒適家居”腦聯網的雛形。杭州A貓商城一直致力以互聯化、智慧化、人文化的智慧舒適家居領域垂直電商的P2C平臺,締造“新零售”,厚植“場景化”。
“涵養生態”。舒適家居廠家與廠家之間、廠家與集成商之間構建“商業生態圈”是當其時。舒適家居產品以其不同廠家產品的集成,其行業明顯區別于其它行業。對于廠家與廠家之間應建立橫向價值鏈,讓異質性、嵌入性、互惠性,產生“共生、互生、再生”效應。對于廠家與集成商之間,應建立與上下游縱向價值鏈。對于集成商還應建立跨界的斜向價值鏈。這些價值鏈的連接,會演繹出“新商業生態”。
建立良好的行業生態,它不僅僅使行業企業“內部價值鏈”活動得以拓展,更有利于行業企業間聯合“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聯合成員企業組合新的“商業生態圈”,并協調、優化“商業生態圈”內伙伴關系的能力。商業生態強調的是“外部關系”,而不僅僅是“內部關系”;強調的是“價值網”的活動,而不僅僅是“價值鏈”的活動;強調的是管理好“不屬于自己的資源”,而不僅僅是“屬于自己的資源”。
我們或已看到,舒適家居的大鱷正在有目標的整合原來的采暖散熱器和地暖經銷商,新型的O2O家裝企業也擬分割舒適家居的蛋糕,未來的裝配式建筑又或會改變整個暖通、裝飾業和舒適家居業。因此,強調舒適家居業的生態的發展,或是其行業的重要考量。調研期間,在愛康企業集團舒適家居分會會長助理吳輝敏,推崇掌門人鄭立克以系統作為集成,在他的塑料管業的核心競爭產品基礎上,有限延伸凈水、控制系統和其它空調系統。
“集聚要素”。舒適家居的發展或需包括思想基因的培育、文化的重塑、人才工程儲備等的“全要素生產力”提升。 一種行業理念和熱點的形成,一定是基于這個行業的呼喚和脈動。舒適家居行業以多廠家生態協同、集成商市場端發力的新興行業或更是如此。調研期間,舒適家居分會副秘書長王賀、王藝,調研專家組成員何森,A貓商城的掌門人吳秀,生普掌門人陸紅軍等有識之士的一個共同且較大的聲音便是,舒適家居業的“文而化之”。
“文而化之”的作用,是成教化,助人倫。行業文化一定是具備這個行業發展時代的屬性和特征,而今天真正的行業文化一定是未來的經典。這或已成為共識。從“行業發展橫軸”看,舒適家居業或也已進入“新方位”,以“時空坐標”論,逾十年的發展有了行業的積淀,更又有著跨界競爭給行業帶來的諸多不確性。從“哲學思辦”角度議,眾多異質廠家和應聚力集成的市場終端或已暴露的文化短板,并或已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桎梏,無不顯現出“文而化之”的重要和迫切。
從“當下市場縱軸”看,市場缺愛,營銷缺德,客戶的普遍習慣性懷疑,或更需要品牌注入“文化”。“文化”,其核心是用思想、精神、道德、仁愛。思想的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或是人類千百年來履歷得到“共識性思想”的解釋。從愛康的“本立道生的經營哲學”、好享家的“舒適環境定制專家”、A貓的“場景化,新零售”、斯鉑瑞的“只做精品工程”等企業文化和A貓、好享家、斯鉑瑞展開的人才工程的培育看,我們或能體驗到真正有價值、有前景的文化獨特性總是包含著企業文化的普適性,普適性文化交融的“天下歸心”,又共同推進著行業思想的進步(袁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環球財經》專欄作者、和訊網財經評論作者、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舒適家居分會專家組成員、“軟營銷”的創始人、時代新光管理咨詢創始人鑫華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