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蒙牛,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你可曾知曉:
蒙牛成立后,只用了短短6年時間就創下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奇跡:
銷售做到了200多億,投資回報5000%。
蒙牛這么牛,為什么?原因很簡單:蒙牛有一個很“牛”的人,大家都清楚,他叫牛根生。
牛根生從一名刷瓶工做到了伊利的副總裁,而后又被伊利掃地出門。
1999年初,他在千辛萬難中創立了蒙牛,然后用了10年時間讓蒙牛“從零品牌做到首品牌” !
為什么蒙牛能夠有這樣的成就?
牛根生的成功秘訣是什么呢?
許多企業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無法再長大,什么原因?
原因就在于,欠缺突破現狀的經營團隊。而蒙牛幸運之處就在于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就有非常強大的經營團隊!
“初創的蒙牛,除了幾顆人腦袋,別的一無所有,不過這大概也是中國乳業最硬的幾顆腦袋。”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財”(人即財富),蒙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蒙牛何以聚集“人財”?依靠的是牛根生的經營智慧與跳出傳統思維的超人生觀。
文革期間,父母被批斗,年幼的牛根生自然成為了歧視對象:
班里不管男生女生,誰不高興了都可以打他,有時候還被群毆,而此時的牛根生只能倔強地忍受著。就這樣忍受著,這不是他的性格。
自己斗不過,就團結和發動別人。媽媽給他幾分錢,他都樂意分給小朋友們花,結果大家都聽他的話,跟著他干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訓欺負他的“渾小子”。
這時候,他第一次體會到了“財散人聚”的力量。
當年,伊利已經擁有3000員工、牛根生掌管的冰淇淋銷售額過億的時候,讓人不敢想象的是:牛根生的“坐騎”卻仍然是一輛破舊的天津大發。
曾經,企業拿18萬要給他買一輛桑塔納,但他卻用這18萬元給員工買了一輛舊東風大客車,一輛華西中客車,一輛天津面包和一輛大發小貨車。
因為他想到的是公司離市區較遠,員工上下班交通太困難了。
曾經,有位工人需要救治,他帶頭捐出1萬元;
有一年,他將自己的108萬年薪分給了眾人;
其他小額分配、救助,則不計其數……
正是靠著這種“以人為本”的本領,牛根生讓部下人人竭力,個個用命!
正是奉行這種“散財聚人”的經營哲學,牛根生白手起家,帶著團隊破天荒地先做市場、再建工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歸根結底,蒙牛的成功、牛根生的成功就在于善于“經營人心”
在企業內部,注重向下經營人心,以聚攬人才,激發其工作熱情;
在市場上,善于經營客戶的心、消費者的心,善于搶占其心智,建立企業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
所以,經營企業的核心本質就是“經營人心”,如何經營顧客的心、員工的心?如何賺取顧客的心、員工的心?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與小道分享分享吧!
===================================================
公眾微信:張恒誠老師
新浪微博:@張恒誠老師
騰訊微博:@張恒誠
百度一下:張恒誠
公眾易信:張恒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