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話俗話:“要把一滴水講明白,你自己得有一桶水。”作為一個培訓師,要把課程講透,講清楚,同樣必須具備相應的經驗、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根據實情,講得恰到實處,才能讓受訓者所接受;這也是筆者為什么在工作十多年后把培訓作為一生職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要做一個稱職的培訓師,筆者覺得對經驗、知識、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哪怕你是博士畢業,如果你沒什么經驗,作為一個培訓師站在學員面前,你不一定能講得好,學員也不一定能接受。而經驗就是要在實踐中積累,這個積累是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認為,知識要通過后天性的不斷學習才能獲得。就培訓來講,涉及的面比較廣,除了培訓知識以外,還有管理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經濟學、社會學、人際關系學等,這些都需要通過學習才能了解。而技能方面,也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累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筆者認為要做一個好的培訓師,經驗、知識、技能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就人力資源方面而言,現代型的大中型企業也感覺到了這方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今后在人力資源外包方面,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如何進行培訓,對培訓師的要求正發生深刻的變化。以戰略為導向成為企業內部培訓師的必備素質。“現在很多公司還停留在員工驅動型上,就是員工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公司就去安排什么樣的培訓;而真正的培訓是公司驅動型,是公司從戰略的角度需要你掌握什么樣的技能,從而安排員工去培訓相應內容。” 培訓的原理是相通的 在溫州如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天正集團、報喜鳥集團、人民集團、巨一集團等大中型企業,他們都有著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但從制造業到金融服務業,或轉到房地產業,還有高科技項目產業等,這樣的跨度的確不小。但是,筆者認為,培訓的原理其實是相通的,不過針對不同行業,要進行變革化的管理。因為人才培訓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公司未來的發展,“一旦管理層有空缺,人力資源部必須在一周之內找到合適的繼承人,”筆者還認為,“這一點在人才流動性很強的情況下,顯得更為重要。”之所以現代型企業一定要做好人才庫管理與人才的儲備管理及人才梯隊建設工作,一定要能理解這其中的重要性……。 筆者介紹說,從廣義的方面來講,培訓包括技能的提升,知識的增長和經驗的獲取;從狹義的方面來講,培訓就是員工技能的提升。對于公司來講,要考慮未來需要怎樣發展,需要什么素質的員工,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不同的公司,首先弄清楚公司的服務對象是誰。過去在民企當中的一些公司內部,員工的組成結構是以工程師為背景的人為主,即銷售工程師。而保險行業,面對的群體是普通百姓,所用的培訓方法也就不一樣的。”筆者認為,“制造型企業是培養員工用工程師的語言和對方進行溝通;在保險與營銷公司、還有就是服務業,更重要的是培養員工的人際溝通的一些技巧。” 對于培訓具體工作,筆者認為必須遵守一些客觀的流程,比如說要了解公司的戰略,了解公司現有的客戶,了解公司培訓部門的歷史以及正在做的計劃。 “我們每個人處于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其的工作方式與工作壓力都不一樣,但我們必須要抱著學習和改進的態度來的,大家致力于將現有的工作當作是一個重要的項目來抓,才能做得更好,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首先考慮的事情。” 最大限度體現自我價值 在筆者看來,從人的職業生涯來說,第一份工作是最重要的。筆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生產現場管理者。“做現場管理者的時候,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怎么去衡量我做現場管理方面的價值。對我來講,做現場管理很難實現自己的成就感,比如像我在做企業管理咨詢服務時,就能找到成就感;在自己所經歷的職業生涯中,也帶出來的幾名原來的同事,現在也是能夠獨擋一面的人了,有二個還在企業中做了副總或廠長;他們在職業中也算是成為一個小有功名的人,但這個過程是必須要經歷幾年時間,才能達到那種境界的。 在從事工作十幾年之后,筆者最終想選擇培訓作為的人生職業,最讓他欣慰的是一種長遠的成就感以及自我價值觀的真正實現。“到最后你會發現,不是因為那個地方錢多,而是那個地方能真正地讓你實現自我價值。”筆者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在不同時期,我的愛好還真是不一樣的。上初中的時候我喜歡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當時年紀小、個頭小,沒有足夠的體力去參加其他的體力運動。”筆者從高中開始到大學期間,就開始喜歡參加藍球等體力運動了。從性格上來講,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屬于比較外向的那一類人,也是筆者認為想走上培訓崗位的一個重要因素。打藍球是受到我在高中與大學老師的影響,主要認為打藍球主要是培養一個人的團隊精神與組織能力。” 現在的筆者每天不變的議程除了工作之外,其它的時間就是看書與寫點東西,目前為止剛學完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課程時間不久。在他在認為當中與看來,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持續提高自身的價值,才能適應公司的發展和變化,尤其是作為培訓師。 不管是在哪家公司任職高管或從事企業管理咨詢顧問,還是負責培訓工作,筆者都很看重自身理念對身邊人的影響。“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見到我曾經帶過的一個同事,他現在很成功。見面后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記得你當初教過我的很多東西,你當時給我們講的一些概念、理論、技巧我現在還在用。’聽到這話我覺得特別欣慰,他能記住我教他的東西,而不是要他記住我當時是他的上司。”聽了這話后,筆者覺得特別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