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許多講師群里,很多講師都聊到了一個話題,“成功的講師一般都具有什么特質和習慣?”。許多名師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與看法。我經不住這股討論的熱潮也加入到討論的行列中來,經過幾番唇舌之戰后我深思了許久,于是就決定通過寫博把大家所討論的進行總結與歸類,借此平臺與大家分享。總結大家所言結果我概述了:成功者(講師)擁有三大特質和六大習慣!接下來就慢慢與各位分享這一話題。第一;成功者(講師)擁有的三大特質。 1);借助成功者的經驗是使自己邁向成功的最佳跳板與方法。大家可以注意觀察我們身邊的成功者或是個別相對來說比較成功的講師,他們中無一不是很喜歡學習和研究的,相信我們每一個講師在剛起步時不都是在慢慢學習某些成功講師的演講風格,講課風格,肢體動作,形象服裝。觀摩他們在上課中的一些教學技巧與方法,在培訓中的控場技巧,處理意外事情的技巧與方法。特別是在心理學與NLP學科上面我們大多數的觀點與理論都是來自前輩所經歷與總結出來的,我們借助這些可以讓我們成長更快,進步更大。比如講人際關系或者是溝通技巧的,您多了解一些對于自我的人際關系或是在溝通方面都會順利些,談判的成功率也會更高些。像剛出大學大門的學生們如果以前都沒有聽過類似的課程知識,也不懂得如何去處理人際關系,與人溝通。他們的成功就會比某些人慢很多,反之愛學習愛研究的則在短時間類收獲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也是在群里面大家都非常認可的,同樣也是許多成功者成功的第一個特質。2);虛榮心是阻礙個人邁向成功的最大障礙,嫉妒心是毀滅一個人成功的最大源動力。想想這是一句多么平凡的話卻讓我們許多本來可以更成功的講師或是企業家走進了死胡同。虛榮心卻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持有的,凡事都會有利有弊關鍵是如何控制后利大于弊。則示意我們要學會適時放下虛榮以達目的!古人云:“男子漢能屈能伸”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也要學會適時放下虛榮,以委求之。 特別是做培訓這一行的更要多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虛榮與嫉妒啊。許多大師也曾說過成敗只是在于觀念之差,凡事行之莫過度。放下虛榮消除嫉妒心是我們每一位講師要好好修練的內家功夫啊。 3);歸零心態。歸零心態可以使人獲得更多的資源與社會資源。歸零心態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多信息與知識,孔子老人曾曰:“為學者當以不恥下問”就是要告訴我們想要學到知識就要不恥下問。其實我們的心就像生活中的一杯水一樣,當這個杯子已經盛滿水時您再也無法裝入任何一滴水了,人也一樣當您自以為自己所學已經是天下無敵了那即使請全世界最好的教師也無法將知識傳授給您。您也不會裝下任何知識。作為一個成功講師或者是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講師都必須要做到不恥下問,學無止境,學海無涯。第二;成功者(講師)的六大習慣通常一個成功的講師或成功者都具有良好的習慣,經我總結群里大家所言主要有六大習慣:1);良好的工作習慣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知道的了,任何一個成功者或是講師都會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會把自己的工作處理得妥妥當當的,管理起來也是非常輕松到位的。包括辦公室辦公桌上的文件夾擺放很整齊,日事日清決不拖到次日。什么時間做什么工作,什么時間開展什么業務都有井井井有條。 2);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一位成功的講師或成功者都有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早起鍛煉,讀書,練習演講,面對鏡子微笑十分鐘,自我激勵等等。包括疊衣服,自己燙衣服,頭發,眼屎,鼻毛,指甲,出門前一定要擦鞋等都非常講究。衣服搭配合理,什么場合該穿什么樣的服裝。3);良好的守時習慣我們會發現所有成功的講師或成功者都非常講究時間觀念,非常的遵守時間。但是我們生活中大多數人卻不以為然,就像我去給許多團隊做培訓,我問他們的負責人,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培訓了,他說九點鐘這樣吧,結果我到了九點四十分才開始培訓,而且還有遲到的。就連他們的總經理也是最后一個到,培訓完后這年總經理還在講臺前與他的員工說遲到的問題。我平時是非常注意守時觀念的,我還有自我勉勵的一句話呢:“寧我等天下人,千萬別讓天下人等我”。所以每次開展培訓前我都會比很多學員早到,有時候我到了培訓場地反而還沒有一個學員來呢。4);良好的守信習慣我見廣西的農村信用社的宣傳語說得好啊:“信用相伴,合作共贏”。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得講信用,遵守諾言。要么就不要輕言,言之必守。我們說話要么就不要亂答應別人的事,我們答應了一定要遵守諾言,要為我們所言負起責任來。當您的信用度沒有了時候您那來的朋友,即使您有再好的資源也沒人會相信您所言了。所以許多成功者或成功的講師都有非常良好的守時習慣。5);良好的人際習慣“人脈就是錢脈”“成功來自您擁有良好的人脈關系”“朋友多了路好走”這些話無時不在我們耳響起,但事實上很多人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人際習慣。還是任憑個人的個性情緒來走江湖,就像一個方框一樣,到處碰撞;到老時才被別人給修成圓形。簡言之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有時常廣交朋友的習慣,廣結善緣。同時在這里也分享一個我在交往中的一個原則:時常出現,主動表現。留下貢獻,讓人留念。6);良好的同理心習慣這里所講到的同理心是指什么呢?同理心就是共情,也就是共同別人的情緒、情感。簡單來說就是:A: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了解對方的感覺及內在世界;B:把對對的了解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您對他的感覺、想法和行為有所了解的領悟。如果實在還不明白就聯系“換位思考”來想想,但同理心絕對不是指換位思考,因為換位思考只是同理心的前部份,只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對方的感覺及感受而已;而同理心不僅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對方的感覺并且還要表達出來讓對方覺您對對方的感覺。往往在生活中我們稱為知己、知音這方面的朋友,這就是我總結了群里的各路培訓講師所發表對“成功者(講師)的三大特質及六大習慣”。這也只是一部份了總結得不夠全面的還請良師益友多多指點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