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教授在特納勛爵《債務與魔鬼》讀書會上發言時指出,宏觀貨幣政策對過度債務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人類歷史上的大危機都是由通貨膨脹造成的,不能把“政府印發鈔票”這個魔鬼輕易放出來,否則可能后患無窮。為了
特納勛爵的這本書《債務和魔鬼:貨幣、信貸和全球金融體系重建》一開始就給我們拋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什么這次金融危機之后,經濟復蘇如此艱難、如此漫長。其實,我愿意給他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就是因為這一
我的企業理論四書橫跨30年寫成(《企業家》、《理解公司》、《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世紀文景出版)。其中《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大部分人不會看,因為它比較技術性,有的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維迎1月22日參加騰訊財經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晚宴中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擔憂。 他在這場晚宴中發表了一場主題講話,分享了對于中國企業主群體們的多個現象觀察。一起參會的還有中國
本文由本刊見習記者李佳根據張維迎2015年9月19日在“創業時代:資本與企業家”論壇上的演講整理。企業家與資本的關系,是我過去30多年研究的主題。我在1984年發表了一篇關于企業家的文章,后來與盛斌合
【按】“資本主義確立了私有財產制度,我們認為私有財產是萬惡之源,私有財產使人變得自私。其實亞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講到,一個社會沒有私有財產,人就不會有慈善之心。”9月9日,著名學者資中筠攜《財富
【財經網訊】“‘一帶一路’如果沒有真正改革的話,就變成像搞計劃經濟一樣,這是不會成功的。為什么呢?一個國家內可以搞計劃經濟,不可能全世界搞計劃經濟。”3月27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光經濟學講席教
改革就是在邊際上不斷地磨,得寸進尺地不斷地往前拱。我們現在有一種思路認為,改革必須從一個整體的頂層設計來解決問題,這是不現實的。最高領導人的腦子里會有一個大致的想法,但是你不要指望操作當中有一個完整的
很多企業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偉大目標,可能僅僅是因為偶爾一次機會賺到了錢,就成功了。但是,創業的成功并不能保證企業能實現持續的發展和成功。一個企業要由創業企業走向真正有持續生存能力、成長型的企業,職業化管
企業是人與人之間為合作而設立的組織。無論企業家、經理人、投資者、雇員,他們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為與單獨從事經濟活動相比,合作是一個更優的選擇。人們從企業得到的收益可以是工資、獎金、股息等貨幣形態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