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偉大目標,可能僅僅是因為偶爾一次機會賺到了錢,就成功了。但是,創業的成功并不能保證企業能實現持續的發展和成功。一個企業要由創業企業走向真正有持續生存能力、成長型的企業,
職業化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在現實中,
職業化的管理經常和家族化的管理相對應。從定義來講,
職業化的管理與家族管理并不對立。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是對立的。因為當家族的血統關系滲透于企業的管理時,企業內部的規則就很難實施,很難以一個人的才能去決定其位置,也很難就其表現對其作出評價。因此,在多數情況下,要走向
職業化管理,就不得不破除家族式管理。
職業化的管理是一種制度,而不是一種人治。要推行
職業化的管理,就要有
職業化的管理隊伍。
職業化的管理隊伍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是
職業能力、專業化能力;第二是
職業道德。如果沒有了專業化能力,
職業化管理就沒有任何意義;另一方面,如果經理人沒有
職業道德,沒有人會信賴他,更沒有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干下的基業交給他管理。
作為企業家來說,先天的素質是最重要的,后天的知識是第二位的。但對
職業經理人來講,情況可能剛好相反。后天積累的知識是第一位的,先天的素質是第二位的。因此,必須承認教育對進行
職業化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現代教育,就不可能有
職業化的管理。如果企業沒有對
職業化隊伍管理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存在這種教育。
很多人認為知識就是管理知識,這是錯誤的觀念。管理知識最重要的作用是作為一種交流語言。如果對企業中所有的高層管理人員進行類似的教育,他們就可以有效地管理這個企業。譬如說一個企業里有四個人,使用四種不同的語言,分別是法語、日文、中文、英語,他們之間會根本無法溝通。企業也是這樣的,如果企業內部的人使用不同的語言,用完全不同的知識、理念思考問題,這個企業是無法成功的。
職業化的管理離不開
職業化的經理。
職業化經理需要有一個良好的
職業道德,以贏得信任。企業的創業者和股東能否信任外來人,無論是海歸派,還是空降兵,都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如果
職業經理人沒有能贏得信任,他有再強的能力也發揮不出來。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不好,或者不受信任,他越有能力,你越害怕,越不敢用他。很多創業者總結的經驗是,當德才要取其一的時候,首先是德,而不是才。因此,商學院的教育必須培養既有才、又有德的人。
對
職業化管理,最重要的是如下三個觀念。第一個觀念是國家的法制與外部環境。培養
職業經理人需要有非常大的耐心。法律如果不能保護一個人的合法權利的時候,你就很難信賴它。另外,企業家的成長也離不開外部的環境。
第二是企業內部的管理運營。我們要引進
職業經理人的時候,首先要把內部的管理理順,這應該是雞和蛋的問題,是互為前提。
第三,注重個人行為。人是千差萬別的,同樣是人,道德素質是不一樣的。在商學院里,應該對未來的
職業經理人進行道德素質、個人修養的灌輸,但是,這并不能完全解決道德的問題。因此,企業家在選擇
職業經理人的時候要注意到道德素質的問題,要真正使用那些有高道德水準的人,而不能僅僅是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