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企業戰略的必要性
戰略6P模型:
觀念:向上看
未來:向遠處看
模式:向后看
定位:向下看
計策:向近處看
計劃:向前看
二、戰略是什么
把戰略看做計劃(預先構想的戰略)
把戰略看做模式(已經實現的戰略)
戰略就是定位
戰略就是觀念
三、品牌精神模型
公司精神
產品——概念化品牌——公司理念——品牌文化——品牌精神(品牌天堂)
品牌地位越穩固,品牌等級就越寬
產品 無發展的品牌等級
概念化品牌 低品牌等級
公司理念化品牌 中度品牌等級
品牌文化 高品牌等級
品牌精神 最終的品牌等級
四、戰略特征的“金三角”
全局性
/\
/ \
/__ \
穩定性 風險性(再好的戰略,也有風險)
戰略與策略的“金三角”
勢 ___ 時
\ /
\ /
\/
術
五、戰略管理過程
—— 戰略分析:環境分析 文化和利益相關者 資源和能力
—— 戰略選擇:鑒別各種方案 評估各種方案 確定戰略
—— 戰略實施:計劃和資源分配 組織結構設計 管理戰略變革
戰略與組織結構的關系:組織結構服從于戰略制定,組織結構不能限制戰略的制定
決定產品的競爭力——決定于產品所在行業的結構
蘋果掉下來的地方不可能離樹太遠——企業戰略不能離開企業本身所處的環境
戰略目標的制定原則:戰略映像
六、戰略執行的挑戰(只有10%的組織成功實現了戰略)
戰略實施的障礙
—— 遠景障礙:只有5%的員工理解戰略
—— 人員障礙:只有25%的人員享有與戰略相關的激勵
—— 管理障礙:85%的管理團隊每月討論戰略的時間不足一小時
—— 資源障礙: 60%的組織沒有將戰略和預算聯系起來
領導評價什么,員工就做什么!
遇到困難時不能放棄,而是要堅持!
七、行業結構的變化分析——決定行業競爭的力量
潛在的加入者:新加入者的威脅
購買者: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代用品:代用品或服務的威脅
供應者:供應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行業內的競爭者:現有企業間的抗衡
1、潛在的進入者分析
進入障礙及其主要的來源:規模經濟、差異化、資金需求、專利和專有技術、首創品牌、長期合同、政府、分銷
2、了解競爭對手的職能戰略
3、了解競爭者的個性:主要管理者、理事會、公司所有權、成功和失敗的歷時、競爭者的戰略、公司的投資歷時
4、產生激勵競爭的因素:眾多或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工業增長緩慢、固定成本或庫存成本高、缺少產品差別化或缺少轉換成本、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退出障礙
5、進入和退出障礙:
—————————————————————————————
| 退出障礙 底 高 |
| 進入障礙 |
| 低 低的穩定的收益 高的風險低的收益 |
| 高 高的穩定的收益 高的風險高的收益 |
—————————————————————————————
6、競爭對手選擇:協助市場開發、扼制進入、“好”競爭對手、改善當前產業結構、增加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