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二十四史》,昨晚讀到《三國志》,看三國風云,不到一百年的歷史,竟會有如此多的英雄人物,不禁感慨,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英雄造時勢,一點不假,其中,“英雄”一詞,在《三國演義》等小說中提到的最多,我有些不解,何為英雄?這個詞在我的腦海中盤旋,就書中而論,英雄是能力、個人魅力、理想、意愿聚集一身的人物,能夠帶領團隊達到團隊想要到達的地方(目標或愿景),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應該算是帥才;然,在三國中,更多的英雄所指皆為武將,而文臣,出謀劃策,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雖也受到重視,可與武將比起來,地位懸殊差距卻很大!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三國,我暫且稱這種現象為“三國現象! 現代企業中也同樣存在著“三國現象”,營銷人員便是三國中的武將,沖鋒陷陣,開疆擴土,無往而不勝,鎮守邊疆,保一方市場持續上量,皆為武將;而職能部門默默為前方戰士準備衣物,抵御嚴寒,籌備糧草,提供各種福利待遇,協助營銷人員抓好過程管控,保團隊穩固,勢氣高漲,此為文臣;有人問,文臣武將,哪一方更重要,看三國可知,解決一場戰爭的最后一招便是另一場戰爭,以武制武,武將至關重要,古人云: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可充分體現武將之重要,移到今天,那就是營銷部總經理(高管);前方打仗,后方支援,前方將士的吃穿住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那就是現在企業中的綜合辦公室以及其它后勤等職能部門,文臣與武將緊密結合,密切協作,才能打好一場戰爭,一場戰爭決定了整個戰役,一場戰役決定了企業發展中的不同階段的階段性成果,俗稱利潤或市場,而這些又決定了年利潤,品牌擴展,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等等,而所有的這些,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與否,甚至是生死存亡!
文臣武將,孰輕孰重,每人心中都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只可惜,很多人把武將看的過重,精力過于集中,而很多武將也以功臣自居,有些皇帝(老板)實在看不下去了,一聲令下,撤幡,此時,只聽一片混亂,叫罵聲,牢騷聲,罵娘的,喊爹的,比比皆是,然也有一些幡王可以世世代代世襲,永遠是國家(企業)的功臣,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請聽下回《如何保持競爭優勢》、、、、
寫于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