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道即人道!探尋中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戰略眼光與經營哲學,而戰略眼光與經營哲學的層次,則取決于企業家的修為與境界。將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歷程大而化之,簡而述之,便有了企業家的境界之說。
以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為代表的清華長三角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專家團隊們,結合中國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三大經濟圈的業態發展軌跡,和溫州、蘇南兩大民企運營模式探索,以及近百家企業診斷咨詢案例的歸納,將中國企業家劃分為入勢、取勢、借勢、運勢與大勢五種境界。
1、 先知先覺,發掘事物與市場規率,以準確的商機把握切入市場,此之為入勢。
成功指數:*
成功級別:初成
2、 執著、吃苦、韌性、專注的品格,將個人能力、智慧與人格魅力發散得淋漓盡致,此之為取勢。
成功指數:**
成功級別:小成
3、依托個人能力與智慧已覺力不從心,眼界逐步開闊,開始外部整合資源,此之為借勢。
成功指數:***
成功級別:中成
4、發現外部資源與自身的融合產生差異,氣度開始提升,運用權謀與制衡術來達到資源、
力量與發展的平衡,此之為運勢。
成功指數:****
成功級別:上成
5、資源整合已運籌在握,萬千智慧,一道御之,此時開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此之
為大勢。
成功指數:*****
成功級別:大成
說到企業家境界,不能不說說老子。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企業家從入勢的判斷與果敢,取勢的執著與韌性,借勢的氣度與視野,運勢的權謀與制衡,到最終大勢的趨向自然與超越自然,與老子的從無我到有我,有我到小我,小我到大我,大我再到無我的境界,倒有異曲同工,大道相通之妙。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境界也罷,大道也罷,萬事萬物終脫離不了這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循環,即然是從無到有,便有了此文;即然又要從有到無,故也就適可而止,結束也罷!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