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經歷過無數次:企業隆重推出的“好產品”被市場歸為“不好的產品”。
前幾天,一個企業掌門人向我夸耀他新開發的好產品,我隨口問了一句:這個產品準備賣給誰?沒想到的是:竟然要思考才能回答,且回答的與產品似乎沒有“鎖定”。
有不少企業會在開發之前進行市場調查,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請咨詢公司進行調查,形成厚厚的文件,但最后依然以失敗而告終。
喬布斯規劃產品,他卻認為用戶其實并不知道需要什么。
以上就是矛盾的兩面:一是客戶知道要用什么,二是客戶并不知道。那么,我們究竟怎么辦?
我的觀點是:如果是革新性質的產品,客戶是有發言權的,客戶調查越充分越好;如果是革命性的產品,客戶并不知道需求,喬布斯的做法值得推崇。
在我的研究中,所有的產品評價都可以從五個角度:功能、性能、審美、時空、成本,這五個角度的中心是消費者。消費者認可的功能才是功能,消費者認可的性能才是性能,消費者認為美的才是美……對于革新性產品,不妨從五個角度逐一訪問消費者,而不是籠統的調查;對于革命性產品,不妨從五個角度逐一模擬消費者整體體驗,而不是單一角度的革命而忽視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