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互聯網+的研究報告,其實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對于傳統行業的改造。為什么互聯網在中國有如此巨大的市場和爆炸力?
筆者粗淺的認為一個最大原因就是中國有最好的互聯網溫床:
1)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肯定是全球第一的。而且由于中國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反而導致大量用戶更容易接受相對平等的互聯網世界;
2)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中間環節太多,而互聯網核心就是打破中間環節。相比而言,美國雖然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領頭者,但其供應鏈相對扁平。
然而除了互聯網+之外,筆者認為互聯網還在另一個方面在改造中國經濟,即經濟增長模式從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轉變中的互聯網改造。什么意識?我們拿汽車和地產做例子。在過去十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中國的新屋銷售和新車銷售量都是雙位數的快速增長。那是增量經濟曲線最陡峭的時候。而現在,整個中國的新屋和新車銷售逐步進入個位數增長。雖然增量下來了,但存量依然很大很大。而新的互聯網也在改變傳統經濟的商業模式。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對于汽車電商的看法。筆者曾經和大家分享過美國汽車電商Truecar的商業模式。其解決的痛點在于經銷商價格的不透明。而從過去一年汽車之家和易車網的業務轉型看,中國的汽車電商模式正在逐步崛起。這兩個公司都開始從原有的CPM模式向CPS模式轉變。而新車電商化只是行業變革的第一步。未來圍繞新車售后服務,保養等一系列的新業務會逐步崛起。甚至存量經濟中代表性的二手車交易。這些目前看來剛剛開始,但5-10年內可能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的格局。
事實上,汽車,地產這些高ARPU值的行業都開始被互聯網所改變。因為只有互聯網企業才能完美將前端銷售和后端服務疊加在一起,完成真正的商業模式閉環。
下面是筆者對于汽車之家和易車網最新季報的一些總結和思考,更多的不是看業績的增長,而是模式的變化,希望給您帶來幫助。
汽車之家
14年四季度營收7.4億,同比增長91.5%,凈利潤2.1億,同比增長103%。14年全年營收21億,同比增長75.3%,凈利潤7.5億,同比增長64%.公司對于2015年一季度的營收展望5.7-6億,對應67-76%的同比增速。移動端增長強勁,14年四季度移動流量占比達到51%,而13年同期只有24.5%。
業務轉型,從CPM向CPS轉型。2013年成功擴展經銷商黃頁業務,這是典型的CPM商業模式。到了14年開始做交易平臺以及線上全款購車,這是CPS模式。過去幾年汽車之家看到幾點機會:
1)用戶黏性。汽車之家的流量是行業第一的。14年一季度用戶訪問時間從前一年的14.5分鐘增長到16.7分鐘。訂閱經銷商也從13年四季度的10084戶增長了7080戶。所以看到,用戶和商家的黏性都在增長,體現了公司的平臺作用。
2)平臺的貨幣化。2015年,公司將加速平臺化的作用,推出I-Autohub智能營銷體系。這個系統已經超越了普通經銷商管理平臺的作用,而是一個集成平臺,讓經銷商提高轉換率和改善服務。最終體現在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3)真正的電商化閉環。有了用戶粘性和平臺作用之后,公司開始真正的電商化。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統,完成網上付款的電商化轉變。公司總共有超過2億訂單來自于網上付款。2015年,汽車電商化將加速。
4)進入存量二手車市場。中國經濟增長到今天,增量的部分開始下來,但存量越來越大。汽車之家也開始進入存量的二手車和后市場服務業務。
易車網
14年四季度營收9.75億,同比增長101.7%,凈利潤1.97億,同比增長91%.14年全年營收24億,同比增長70%,凈利潤5.1億,同比增長94%.公司對于2015年一季度的營收展望為6.3-6.5億,對應78-84%的同比增速。公司接下來將大力發展汽車電商業務,這一塊的燒錢可能會打壓毛利率。
從四季度的收入貢獻看,易車網的EP平臺業務貢獻3.4億收入,同比114%增長,環比51%增長。EP平臺能有如此強勁增長來自于量價的雙升。無論是ARPU值還是業務量都在提高。CIG數字營銷業務貢獻了1.8億的收入,同比增長192%,環比增長166%。這一塊增長主要來自于新增加的用戶大眾汽車。
易車網在電商這一塊的轉型比汽車之家更加堅決。首先,京東對于易車的入股將帶來流量以及支付環節的支持。不要小看這兩塊,尤其是支付環節的支持。有了京東的流量導入以及大家對于京東的信任度,這種在線交易會更加讓用戶放心。其次,易車對于其電商平臺惠買車將加大投入。這是真正的CPS了。易車向經銷商輸出的不是銷售線索,還是真正的成交量。這個平臺在14年二季度開始,目前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城市。14年四季度電商平臺(惠買車和易車商場)貢獻了7.3萬輛的銷售。惠買車的商業模式倒逼4S店,打破傳統的汽車信息不對稱。而其通過補貼消費者加油卡等動作,吸引更多人在網上做交易。在引入京東和騰訊后,易車在汽車電商的推進會加速。